至于另1篇的卷子,是关于第2个问题的,也是开篇极为惊艳。
那篇开头第1句话便是,学生窃以为,这牧民之举当有4点,生齿之繁,田野之辟,商旅之通,吏治通达。
这1番话,哪怕不看后面的具体正文,单单这1处便让朱载壡心动不已,想要迫切看看这人。
“来,马芳。”
“末将在。”站在朱载壡1旁的马芳,当即1个抱拳应道。
“去殿外,将…”
朱载壡说到这停顿了下,将手中拿着的两份卷子翻阅了1下,看到了这卷子上的题名,
“游朴,詹仰庇,对,你去将这两个监生叫过来。”
“诺!”马芳自是领命而去。
不过朱载壡却是短暂陷入了沉思,“呃?这两人??”
他总觉得这两人自己怎么感觉听过??
思索片刻之后,他想起了游朴这个人。
后世那关于此人的记忆也如同潮水般涌现在朱载壡的脑海中。
这人是个名臣,而且是个大理寺的名臣,对于案件的审理有着自己的1套法子。
更难得的是他出身在乡村,领会过百姓的疾苦,所以往往能够体察民情。
不错,不错,短短时间内,朱载壡已经想好了对此人的安排了。
而就在朱载壡思索之际,稍显沉闷的脚步声传来,马芳带着两个监生走了过来。
这两个监生的样貌说实在的,第1眼看过去,确实很容易被人忽视,不过内在有东西就行了,朱载壡并不在意他们2人外貌如何。
“学生詹仰庇。”
“学生游朴。”
两人虽说相貌不同,但是动作却是整齐划1,说到后面,2人的声音合在1处,“奉召觐见皇太子殿下。”
“詹仰庇??”
“学生在——”
詹仰庇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没有激动,也没有害怕,单单这1份气度就比之前那个做算术题的监生好上太多了。
“你字什么?”
詹仰庇听到皇太子居然第1个问题问这个,饶是他城府较深,也有些许诧异在他的眼底浮现,不过,奇怪归奇怪,他还是老老实实恭声回道,“臣字汝钦,福建安溪人。”
果然。朱载壡心中1喜,结合这些消息,他已经知道了这个詹仰庇是谁了。
这是个能臣。
严格意义来说,他是整个隆庆新政的开幕者。
因为1条鞭法就是他首创的。
他开创性的将赋和役分别归并,取消了之前的各类杂税,并且将这两大类赋税全部改用银子折纳。
如此经济方面的大才,必须要用,必须要收入麾下。
想到这,朱载壡的眼中浮现出些许渴望,谁都不会嫌弃自己手下人才多。
而詹仰庇并没有猜到眼前太子的想法,他看出了太子对于自己的身份有些感兴趣,于是便老老实实地补了几句。
“学生是嘉靖8年生人,父詹源,是弘治年间的进士,刚从云南按察司副使的位子上致仕。”
“殿下——”
1旁的李本在这时也开口帮着说话,想来此人也深得李本欣赏,“詹仰庇才华在这1辈是拔尖的,其在十6岁便考入南京国子监。”
“噢?”
朱载壡更吃惊了,“十6岁就入了?”
要知道,这国子监相当于后世的大学,而1般读书人在这个年龄,应该还在入读县学。
“当不得祭酒如此夸赞。”
詹仰庇再次1个弯腰作揖,脸色依旧平淡,“只是家父要求严了1些,因此也就比同龄人多读了些书而已。”
“不错——”
朱载壡的声音传来,这1举动让朱载壡心中对于其的印象更是好上了几分。
宠辱不惊这1词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
“学绍家闻,才优世用,孤倒是希望你日后啊,能以悃愊之心,施行恺悌之政”
这句话1出口,詹仰庇的脸色也是突变,饶是他这般少年老成,但是能够收到当今太子如此夸赞,做出如此期许,还是让他的内心发生了激烈的浮动。
“臣——”
詹仰庇脸色1肃,先是弯腰而后用着极为认真的口吻回道,“谢殿下厚望,学生必谨记殿下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