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风子墨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不过还有件事需要解决的。”
“什么事?殿下请
说,看看老臣能否为殿下排忧解难。”
“就是主考官的人选,科举牵扯的利益太大,主考官必须选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才行,同时这个人还要有才有足够的声望才行,这样才能让人们信服。”
找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容易,可要找个既要铁面无私,又要有才有声望的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王归笑道:“殿下无需忧心,老臣向殿下保举一人,绝对可以胜任主考官一职。”
“此人是谁?太傅快说!”
“文景伯周成智。”
听到这个名字,风子墨眼前一亮,自己怎么把这位给忘了呢?
周成智,三代之前的翰林院掌院学士,饱读诗书,学冠五车,桃李满天下,在各国都有很高的声望,而且性格正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他来当这次科举的主考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但随后风子墨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文景伯今年都八十了吧?在老家沭阳养老。这么大的年纪,当主考官身体吃得消吗?而且自从入仕以来,他就一直在为南梁做事,如今愿意为我大楚做事吗?”
王归脸上笑容不减,道:“请太子殿下放心,文景伯虽然到了耄耋之年,但身体却好得很,跟五十岁的人一样,估计活到一百一都没问题。至于他会不会为大楚做事的问题,殿下就更不用担心了。他当年就是因为看不惯朝堂上的污秽之事才辞官回老家养老的。一个月前
,老臣去看望过他,他说无论是梁还是楚,只要朝堂之上没有那么多污秽就好,他还说了如果有用的到他的地方尽管说,他一定义不容辞。”
“如此就好。”
“太子殿下只需一道敕令将他招到金陵即可,再给文景伯配几个靠谱的副考官就没问题了。”
风子墨点了点头,道:“多谢太傅向本宫推举文景伯了,本宫一会就下敕令让人去沭阳走一趟。对了太傅,这副考官之位你可有兴趣?”
王归苦笑了一下:“多谢殿下抬爱,老臣也想做这个副考官,只是我们王家牵扯的利益太多,在想考题的这几天已经有很多人登门拜访了。要是真的做了副考官,只怕老臣家的家门都要被踏破了。而且尚书省的事就够老臣忙活的了,殿下您还是饶过过老臣,另寻高明吧。”
见王归不愿意,风子墨也不强求,道:“既然如此,那本宫就不难为太傅了。”
“多谢殿下。”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关于科举的事宜后,王归就起身离开了。
风子墨也站起身来,将王归送到了正德殿门口,毕竟是太子三师之一,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王太傅来是为了五月份科举的事情吗?”
熟悉的声音响起,霍秋诗来到了风子墨身旁。
风子墨点了点头,晃了晃手里的小册子:“他来送考题来的,顺便还决定了主考官的人选。”
霍秋诗哦了一声,道:“母后刚才派人送了点
心来,你要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