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骘心知,这就是考场了。
循着门前的号码,步骘找到了自己考房,从外往里看,考房内1览无遗。他走到房内,感觉有些局促,但勉强还好。
“步兄!”
听到有人唤他,步骘抬头望去,没想到缘分匪浅,对面正是诸葛瑾。
诸葛瑾跟他打个招呼,他刚想回应,这时巡场的卫兵喊道:“任何人不得喧哗。”
步骘不敢再说话,静静的在桌案后等待。在此期间,步骘也没闲着,试用着考场的笔墨纸砚。
这笔是广陵竹笔,墨是上好的河东墨,至于纸张更是有名的沛国纸了。
对于步骘来说,这些文具,他平日还真用不起。
摸着洁白如雪的白纸,步骘1时竟舍不得下笔。
到了巳时,终于有几个侍卫挨个的来发考题了。这题目是写在1张白纸上的,若是步骘能多看几张,就能发现,每张纸上所有的字迹都是1样的。
其实到底考什么,以及时间安排,曹昂早就告诉了众人。
既然选才,没必要设那些有的没的来妨碍考生,尤其是这次秋试为第1届,为了完美进行,更需要提早让考生有准备。
对于曹昂来说,考试不过是1种方式,选才才是目的,不能本末倒置,让1些细枝末节影响了考试。
步骘拿起题目,便看到上面的内容。
这1次秋试,分作3场,第1场是经史。经学主考《论语》、《孝经》,以及5经和《孟子》、《荀子》中的1经,史学主考《史记》、《汉书》和《春秋》。
在这里,曹昂耍了1个小聪明。他让人选考5经和《孟子》、《荀子》中的1本,便将《孟子》、《荀子》放在和5经同1地位上。
即使1开始选的人不多,但曹昂主治《孟子》、《荀子》,大家为了获取曹昂的好感,也会纷纷选学。
而当前《孟子》、《荀子》的解释权,随着曹昂两本《注疏》的出现,已经大部分到了曹昂手中,考试也肯定以曹昂的解释为标准答案。
如此2书得以推广,而曹昂也便掌握了经学1部分话语权。
步骘选的便是《孟子》,因为他5经俱不善长,倒不如选个《孟子》,还可能得到考官青昧。
与步骘相同想法的并不少。
而且还有1个很重要的原因,5经的解释太多了,谁也不知道考官会以哪个为标准答案。若是古文的碰到今文的,不妥妥得不了高分。
至于《孟子》、《荀子》就没有这种难题。
不管从前有多少种解释,在曹昂举行的考试中,曹昂的解释就是最终答案。
第1场经史题目各3道,时间为两日,而今日已经结束1半了。步骘也不敢耽搁,立刻埋头做起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