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看着儿子,颇为失望。虽然他知道儿子与他,与妻子的矛盾,可是真听到儿子不守丧了,还是无比的难过。
可是曹嵩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得转头看向曹彬、曹疾、曹玉、曹德4人。
“你们几人呢?”
曹疾和曹德自不必说,这时曹玉也言道:“儿子为母亲服丧!”
曹嵩最后又看向曹彬,曹彬1时却有些为难。
他刚到酸枣,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得到丁夫人去世的消息,赶紧将军队交给马铜,然后从酸枣赶了回来。
对于曹彬来说,他实在希望留在军中,征讨董卓。
可是这拒绝的话,无论如何又说不出口。
曹彬并不在乎官职地位,他就是担心平定董卓之乱后,他再无上战场的机会。
看着2儿子的模样,曹嵩便心生不悦,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孽障啊!1个1个,都是这般不孝子,今日不为母亲守孝,那来日又如何为他这个父亲守孝。
曹嵩脸色1不好看,屋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本来1直不说话的曹昂便不得不开口了。
“大父,父亲,诸位叔父,我倒是有个办法,不知是否可行?”
曹昂1说话,众人的目光立刻注视到曹昂这里。
曹昂接着说道:“孝不可不守,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这孝都必须守,否则世人将会以为我曹家不讲礼制,不遵孝道。”
曹昂这么1说,曹嵩的脸色立刻好了许多,而曹操的脸色则有些微变。
“不过君子3年不为礼,礼必坏;3年不为乐,乐必崩。对于父亲和叔父来说,讨伐逆贼是尽忠,为大母守孝是尽孝,今忠孝难以两全,若是非得逼2人做1个决断,乃是强人所难,为违了‘孝’的本意。”
“那昂儿是何意?”
“大父,父亲,诸位叔父,我觉得尽孝不必拘泥于形势,所以父亲和2叔,自可继续领兵讨贼,只要在军中满足守孝之禁忌即可。
当然这是临时通变的结果,不能当作惯例。
与此同时,我和曹原(曹彬嫡长子)2人,在家代父守孝,也算全了父亲的忠孝。”
曹昂说完,众人俱惊。
曹操不便守孝,曹昂实际更不便,毕竟现在曹家的支柱是曹昂。
曹家人都搬到徐州了,靠得就是曹昂。若是曹昂留在家中守孝,那谁来庇佑他们。于是曹嵩立刻出言反对。
曹昂笑道:“大父不必担心我,我虽守孝,可徐州亦乱不了。”
众人之后又纷纷相劝,可曹昂却是态度坚决。
曹嵩狠狠地瞪了曹操1眼,最后也只得同意。不过虽是守孝,却非2十7个月,只服丧1年,毕竟曹操还活着,总不能按照承重孙的礼仪服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