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虽不懂军事,但好在历史上守城的例子很多,虽然不能生搬硬套,但大方向不会错。
康允之听罢,深以为然。
他并非不懂这些道理,只是连逢剧变,一时失了分寸而已。现在经李昂一提醒,总算把头绪理了出来,思量一阵,愤然起身道:“我这便去召府县两衙的官员商议布置,你暂且不要离开。”说罢,匆匆而去。
望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李昂只能一声苦笑,早干嘛去了?
好在穿越小说看得多,对这种情况还不至于出离愤怒。因为,你之所以能洞悉先机,并不是你真的神机妙算,只不过是预知历史而已,不能拿穿越者的标准来要求这个时代的人。
再者,官做到康允之这个地步,早已经和皇帝朝廷融为一体,因此他首先考虑的是东京,至于寿春,就只能是在东京无望的情况下,才会认真对待。
不止是康允之,大宋的读书人们似乎都这样。
赵家一百多年以来坚定不移地执行优待士人的政策,积极的一面便是培养了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而消积的一面便是让这些人好空谈,好务虚,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想了一阵,顿感无聊。起身去书架抽了两本书,却死活看不进去。有心想出去吧,又觉得不合适,毕竟这是人家的内宅。
正当此时,外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过好一会儿,才见两只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出现在书房门外。
李昂看得一愣,这才发现是一张熟悉的脸。等了片刻后,他忍不住问道:“妹子,你到底进不进来?”
“谁是你妹?”确定房里只有他一人后,那叫巧云的红衣侍女也不进来,只站在外头看着他,嘴都快撇到后脑勺去了。
自打第一回见她时起,李昂就挺稀罕这个萌妹子,每次来府衙只要遇见,都要跟她说几句话。不过想想还真巧,只要自己来,她就一定会出现。
巧云见他也不像往常那样跟自己拌嘴了,一时还有些不习惯,又看他精神似乎不太好,遂问道:“你怎么啦?”
“我饿……”
“啊?你没吃早饭?”
“刚起床就让知府相公给逮来,哪顾得上吃饭?”
巧云听了鼻子一耸:“等着吧。”说罢,小手一甩,扭头就走。
没过多久,提着个面盆大的篮子回来了。李昂一看欢喜得紧,嗬,这下等到晚上也不怕。谁知篮子一揭开,里头就一叠小点心,四个,每个约莫比铜钱大些。
人小妹儿还在旁边提醒,你慢点吃啊,别噎着,这梅肉饼要细嚼慢咽才有滋味。
李昂都快哭了,就这四个加起来还不如半块炊饼,噎得着谁?心头暗唱着铁窗泪,尖着指头拈起一个来往嘴里一放,只觉软糯清香,甚是可口。
“李官人,我能不能请教你件事?”巧云忽然神神秘秘地问道。
“太隐私的不说。”
巧云却没有像往常那般反唇相讥,而是一本正经道:“我听说,金人又打来了?”
李昂先一时沉默,倒没先回答她,而是问道:“怎么知府相公都不跟你们说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