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过了一个半月你写信回来报平安,还能寄钱回来,成为轰动全村的特大新闻,月月有钱收,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我们不仅能吃上米饭,每星期都能吃一次猪肉。小妹,哥今天把藏了四十年的心里话说出来。一是家里你最小,哥没有照顾好你,一直感到很愧疚,太对不起你了;二是你去到广州几乎是用命换回的钱帮助家里,让全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感谢你,我敬你,你随意!”
“哥你太客气了!这也是我的家,帮助家里克服困难是我的责任。”初六端起酒杯说,“大哥大嫂,今天我敬你们一杯,你们没有辜负爸妈的期望,把家建设得这么好!我也感谢二姐,当年二姐把她仅有的两块一全部给了我,否则我也没有钱买到去广州的车票。我也一直忘不了她的恩情。这次回来看到大哥的房子建得这么漂亮,生活过得这么舒畅,我高兴呀,过去再苦再累的付出也值了!”大哥:“小妹,实话跟你说,当时我们家真的是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为三餐吃什么发愁。要不是你每月都寄钱回来,我还娶不上老婆呢!二妹也没有新衣服穿着去出嫁!村里人见我们家月月都有钱寄回来,媒婆十天八天就上门来提亲,我们家真的是热闹啊,眼都挑花了哈。”大嫂接上来说:“你哥说的是大实话。我嫁给你大哥时,我们娘家那边的人都说我命好呢。当时村里真没有几家有外面寄钱回来的,而我们是月月都有,一下子改善了生活,让村里人都很羡慕。所以我今天也破个例,再喝一杯敬我这个好姑子。”初六举起杯一饮而尽。她说:“我想这两天抽空去拜拜我们爸妈和三姐,哥你就尽快安排一下。”
大哥:“就明天去吧。我已给九九打了电话,估计她明天一早就会赶过来的。我看了一下日历,明天是好日子。”
包龙:“我从来没有见过爷爷的爸爸
妈妈,我也要去。”
包凤附和:“是啊,我也想去见一见。”
大嫂:“你们还小,他们又不认识你,
就别去了。”
初六:“听奶奶的话,那些地方不适合小孩去的,以后长大点了才可以去。”
“哪要长到多大才可以去?”
“十七岁吧!”
“为什么是十七岁?”
大嫂:“因为细姑婆也是十七岁离开家里下广州的呀!”
“喔,好吧!”包龙包凤吃完饭都跑去客厅看电视了。
初六问大哥:“侄子和侄女在哪里工作?常回来看你们吗?”
大哥:“你侄子在深圳电力公司当工程师了,每个月都会打三千元回来,算是给包龙包凤的生活费。你侄女原来也在深圳工作,后来嫁到香港去了,也有一子一女,听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一年寄一次钱说孝敬老爸打麻将。钱多钱少不要紧,两个孩子都没有学坏,我也就满足了。”
“看来你两个小孩已经很不错了,连老爸打麻将的钱都寄回来了。”初六放下筷子笑道,“广州人有句话叫做老豆养仔仔养仔。意思是爸爸养儿子、儿子再养儿子。没有几个孝养父母的,不啃老就已经很好的了。”
大嫂:“那你儿子孝顺你么?会不会给你零花钱?”
“我又不去打麻将,自然不会给我钱了。”初六苦笑了一下,“我儿子是广州人,不是客家人。他们不向我拿钱就烧高香了。”大哥将杯中酒喝完说:“小妹你就入乡随俗吧!孩子不给你添乱也是一种福气。有些人的子女好的没有学好,吃喝嫖赌一样没少。我家儿子去年问我家里有没有存款,说借给他在深圳买房子,让我臭骂了一顿,家里能有几个钱他还不知道吗!你儿子呢,是怕你有钱不会花,可能帮着你筹划投资赚钱,多往好处想想。”大嫂:“小妹你再吃一点,我看你尽顾着说话没有怎么吃,是不合口味吗?”初六:“味道非常好,我已经吃了不少。我再吃一碗艾菜汤吧,这个菜味道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