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道门,人们的脚步渐慢了下来,一缕淡淡的香味弥漫着,静好有几分熟悉,似是檀香。有人掀起帘子,“姨娘进去吧,老太太已起来了。”
屋里光线有些暗,陈设看得不是很清楚。一行人继续往里走去,轻手轻脚,没有一丝声响。
靠窗有一处软塌,上面一位老太太背靠一绣枕侧坐着,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眼睛微微闭着,手里握着一串佛珠,静静地,像与这屋子是一体的。
“给老太太请安。”
“三小姐静好给祖母请安了。”
众人屈膝行礼。
老太太缓缓睁开了眼睛。微微笑着,“都起来吧!”众人起身。
外面传来许太太的声音,“母亲可起来了?”
“太太安,老太太起了,三小姐和方姨娘刚也到了呢。”一人回道。
“今天倒是我晚来了。”说着,已向里面走来。许太太后面还跟着静好的两位哥哥和两位姐姐。
众人请安入座后,老太太吩咐上茶。
静好被扶着坐在方姨娘旁边,她的两个哥哥还有长姐静嘉规矩地站在嫡母旁边,二姐静姝却坐在祖母身边说说笑笑,逗祖母开心。
“今日小妹生辰,不知祖母准备了什么礼物?”静姝稚声稚气道。
“好啊,来这么早,原是在惦记这个。今日可没你的份。”众人都笑了。
许太太道,“做姐姐的准备了什么呀?”
静姝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是跟着母亲来的,母亲备的礼物也算我的。”说着把脸藏到了祖母后面。
这时,二少爷许晏道,“怕是二妹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吧!我也是跟着母亲的,我却备了自己的礼。”说着,站在后面的丫头递上了一个黑色的盒子,许晏打开盒子,“这是去年父亲送我的一支笔,从江州带来的,今日送给三妹。”
老太太笑道:“三丫头会写字了?”众人皆笑。
静好想,自己确实会呢。
许太太指了指许晏的额头,温柔地笑道,“那是你喜欢的吧!”
方姨娘低头笑着,“谢谢二少爷,妹妹长大认字的时候用,她一定会喜欢的。”
许昇看了看许太太,道“我房里养了只鹦哥,本打算送给妹妹的,如今看来,我先替妹妹养着吧。”
静姝道;“大哥这是送了吗?妹妹会养的时候,那鸟怕是说不动话了。”
“这个二丫头。”
等众人渐停了笑声,一直没有说话的静嘉换了换站姿,道:“我给妹妹做了双小鞋子,才开始学刺绣,绣的不好,还请方姨娘不要笑话。”
说着,一个丫头将盒子递了过去,方姨娘接过后称赞了一番,递给了身边的唐妈妈。
这时,一个中年妇人进来,行礼后向着许太太道:“老爷身边的默声来报,老爷今日不回来了。”
“知道了。”许太太说着拜拜手,嘴角不经意地一动。
“来不了便来不了吧。咋们过咋们的生辰,啊!”老太太对着静好。
“母亲您看,这生辰是在哪里过?”许太太问道。
“就我这里吧,让他们把备好的东西都送这来,我今日高兴,你们便在我这里热闹热闹,啊。”众人皆有些惊讶。
静好乖巧地坐着,若有所失间有一丝温暖略过心头,她转头看向生母方姨娘,发现方姨娘仿佛瞬间疲惫了许多,但依然微微笑着,伸手摸了摸她的脸。
老太太给静好的是个镶有白玉的金项圈,许太太则在静好脖子上挂了个沉甸甸的长命锁,自称没有准备礼物的二小姐静姝,变出了一个绣工精巧的布娃娃,站在孩子的角度,这该是最适合最有用最得喜欢的礼物。
案上摆了许多东西,吃的玩的,绣花的裁剪的,识字的算账的......静好想,她以前应该经历过这一切,却不记得了。二哥许晏将自己送的礼物也摆了上去,在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中间,放了一只笔。当她听见有人说“选一个吧。”她没有犹豫,拿了那支笔。
“三丫头是想着要考状元吗?”老太太玩笑着说。
“我就说三妹会喜欢的。”许晏满意地笑着。许太太笑了。
静好记得有人告诉她,上次她选的就是笔,他那时的母亲有些诧异。想到这里,她随即抓了一块绣有菊花的绣布。
“方姨娘的手艺算是上乘,看来这孩子以后也不错。”许太太说道。
方姨娘似是松了一口气。
“太太......太太!”屋外一妇人的声音。众人回头间她已进来。
“慢慢说,慌什么!”许太太压着声音严厉道。
那妇人后退两步给众人行礼,望了眼二小姐静姝,“老太太,太太,,,这,萧姨娘怕是,怕是不行了。”说完头更低了。
没有人说话。半晌,许太太道:“母亲,我去看看。”
老太太向后倾了倾,“去吧。你们也都各自回吧,这生辰算是过了,我也乏了......”
众人道是。
许太太出门前手里拉着二小姐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