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二章 唐兆年被骂得想砍人(2/2)

年初,唐兆年拿去港城的影院试映,结果反响很不好。

观众也骂,影评人骂,学者也骂。

说他们为了博票房把名著改得乱七八糟,无厘头没底线。

说他们侮辱艺术,不配拍电影。

说电影逻辑混乱,叙述碎片化,写剧本的是个白痴。

他被骂得想砍人,给李文军打电话,咬牙切齿地说:“看吧。我都说这剧本不行了,乱七八糟的。搞什么穿越,多角恋爱。你没看到那些教授跳脚的样子,好像恨不得吃了我。我昨天都把我的大砍刀翻出来磨了。”

李文军说:“别慌,我挑几段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你叫人剪辑一下,在我们所有休闲中心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休闲中心的北京音乐也换成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然后先不要再国内大影院上映,先去各个大学的电影院上。”

唐兆年虽然觉得李文军这个法子没有用,却只能死马当活马医,骂骂咧咧去办了。

奇怪的是,这个电影普通大众不喜欢,大学生们却很痴迷。

最开始去看的人,一部分是想知道让那么多人那么激动气愤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样,一部分是被李文军的截出来的片段打动了,还有一部分纯粹奔着主演去的。

后来他们动不动就把里面的台词挂在嘴边。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叫人家牛夫人。”

“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中这结局。”

好像忽然领悟了人生真谛,任何人生片段都能套上去。

再加上李文军的宣传轰炸,这种痴迷和流行从大学传到了外面。

可是这个电影只有在大学里面才看得到。

越是不让看,大家越发追捧,越发想看。

李文军觉得时机成熟了,在全国各大影院一起上。

然后就爆了。

李文军同时推出了各种电影周边,比如角色的人偶,cosplay的道具和衣服,还有瓶子上印着剧照的矿泉水、t恤和抱枕。

他的旅游公司同时推出拍摄外景地打卡游。

芦苇荡,大沙漠,古城墙,山洞里。

为游客提供戏服。游客可以扮成电影里的男女主角,在电影里的场景走过,念着他们的台词,配着背景音乐,好像自己就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除此以外,李文军在“文军大学”的电影院里搞了演员和观众的见面会。

十块钱一张门票,可以进来跟演员握手,要签名,合影。

唐兆年骂李文军异想天开,电影票也才五块钱一张。

结果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热情远远超出了唐兆年的想象。

结果见面会的门票卖出去几万张,连开了十场都不够。

演员的手都给握肿了,笑得脸上肌肉抽筋。

所有人都很配合,因为都有分成,所以痛并快乐着。

唐兆年算了算,七七八八的盈利比投资额多了两倍都不止了。

他一边开心得爆粗口一边赶着那群人去拍下一部了。

这一次,他给投资的时候就爽快多了。

李文军却没有因为胜利而昏头,仔仔细细审过剧本,按合同扣着主创人员百分之五十的分红先不发,然后告诉他们:续集独立结算。要是拍出来票房不行,就用第一部的分红来填补。续集的收益成本一扯平,就立刻把前面扣押的分红发下来。以后都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