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以退为进(1/2)

第441章 以退为进

小姐笑了笑道:“女儿是那么蠢的人吗?娘放心吧,女儿知道该怎么做的。”

夫人又说起国公爷和大公子的差事,就目前来说,国公府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勋贵中权势最盛。与皇帝颇有渊源的威武侯苏澜如今也是大权在握,但比起势大根茂的护国公府,也要退一射之地。

“娘还是那句老话,倘若皇上要重用你弟弟,你务必推辞。多说你弟弟的坏话和缺点。楚家若是有人仗着皇亲国戚胡作非为,你也别手软,必要时大义灭亲。”

夫人又道:“人无千日好,无百日红。当年武安侯府是何等的风采?如今已是昨日黄,反而还得靠威武侯支撑门楣。所以说,一个家族想要长久屹立不倒,是不现实的。我们楚家如今被迫成为后族,将来命运谁都无法预料,我们所有人都务必居安思危,谨慎言行。”

小姐郑重点头,并表示不会让夫人失望,为了家族荣耀,她知道该怎么做。

在小姐坐月子期间,立即就有大臣上书,说太子后宫空虚,理应另纳侧妃充盈后宫。

太子没有同意。也没有去别的妃嫔那过夜,但每天都会来看望小姐,陪瑞郡主玩,抱一下定郡王。

其他妃嫔只能主动来康瑞宫,找各个借口留下来,看能否得太子青睐。

小姐心知肚明,但看破并不说破。

太子见到她们,还是满和颜悦色的,问了各自的身体情况,又赏赐了不少各地进贡来的珍果美味。得知周良媛喜好书法,特地赏赐了一套珍贵的文房四宝。得知吕才人酷爱跳舞,还特地赏了几匹珍贵的羽纱缎面,和一双织金混合了蚕丝打造的软底鞋。其他各妃嫔,也都根据不同爱好赏赐了不少好东西。并让她们回去后,努力发展个人兴趣,年底时再考核她们。

对付这部份人,小姐的策略是拉笼示好。当她们得宠时,极尽拉拢。当她们失宠时,也各种关心,并主动帮着她们复宠,打压踩她们的妃嫔,对她们爱护有加,很快便拉笼了一批高阶妃嫔到身边来。

护国公府也不是没有仗着后族身分胡作非为的,都被小姐大义灭亲,轻则发配,重则除族。

五公子还被老公爷出族分宗。因为五公子娶了个姻女子进门,老公爷觉得丢人。

之前皇帝还是太子时,还得顾忌皇帝老子,不敢在女色上放肆。如今称帝,再无制掣,自然要放开手脚享受。

妃嫔们兴高彩烈地走了。

次年,又是三年一次的选秀。

但国公府却在大公子嫡长子八岁的那年,分了家。

出了月子的第一件事,便是祭告太庙,举办太子妃册封礼。加上定郡王的满月宴,办得热闹煊赫。

小姐道:“怕就怕将来色衰而爱驰。现在站得有多高,今后跌得就有多狠。”

皇帝道:“这不一样。世家大族,牵一发动全身,得徐徐图之。就算他们不满朕,也只能在背后埋怨。但后宫妃嫔,敢在朕眼皮子下如此明张目胆攻击皇后,此风不可涨。不然雯雯你的威严何在?”

太子对小姐着实不错,偶尔还会带小姐出宫玩上半日。今年除夕夜,太子把东宫的进项全交到了小姐手中。

帝后确实夫妻情深,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是有口皆碑。

但小姐越是这样说,皇帝越喜欢用几位爷们。

就是小姐的从兄弟们,大都领到了实职。

世人都知小姐是容易受孕的体质,小姐身体也健壮。而这些美人们,为了争宠,无不变着样向帝王传输“我体弱多病”的信号。小姐也由着她们体弱多病,好药材喂着,好吃好喝地供着,太医时刻备着。不出三年,这些美人们大都因长期养尊处忧,身材大变形,自然就失去了宠爱。

但小姐却微蹙眉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

小姐却大度地道:“谁人背后不说人是非?妾在这个后位上,不知动了多少人的利益。就连皇上,虽说皇上是明君,但也动了不少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在背后自然也是一肚子怨言。皇上不也听之任之吗?”

太子对小姐的好,宫内外皆知。自然就惹来一群眼红之人,故意中伤小姐,说小姐善妒不容人,一个人霸占着太子不放。

宫内外都盛赞小姐是贤后。

太子道:“媳妇管钱天经地义,当年父皇还是太子时,也是这么做的。”

表面上,小姐在帝王面前,说尽她们的好话,对她们各种关心,对她们远离家族入宫服侍帝王的忠心表示了同情和褒奖。并安排所有皇子公主们,在帝王跟前尽孝,不定期举办亲子活动。让皇子公主们的生母也一起参与。

小姐看了下各个账册,眼睛瞪得老大:“殿下当真舍得?这些可不是小数目呀。”

皇帝偶尔也会自责,浮现愧疚,握着小姐的手,说:“雯雯,是朕辜负了你。”

护国公府是风光显赫的后族,小姐对家族也没过多的维护,时常在皇帝面前说兄弟们的各种缺点,要皇上不要过份看重他们,就把他们当成寻常臣子看待。毕竟护国公府权势已经顶天了,不能再继续给予恩宠,以免养大他们的野心。

小姐三十二岁后,便决定封肚不再生育,毕竟这些年来平均两三年一个孩子,对身体伤害也是很大的。

国公府四位爷们,都有不俗的差使。

太子走后,孔嬷嬷见小姐心情不佳,不解地道:“殿下爱重娘娘,把这等重要的差事都交到娘娘手中,证明殿下心里是有娘娘的。娘娘为何还闷闷不乐?”

小姐也确实争气,虽然受宠,但一直保持低调,尽心服侍太后和皇后,善待妃嫔,抚育皇嗣,宫内外有口皆碑。

尽管小姐保养得当,但也架不住岁月的摧残,在如似玉新鲜可口的新人的衬托下,差距便出来了。

至于这些人嘴中的“身为太子,就该雨露均占。而不是独宠太子妃一人”之类的借口,国公爷直接怼道:“储君端方持重,不重美色正是我等臣子的福份。还是你们想拥有一个贪好色,成天躺在女人肚皮上连国事都不顾的昏君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