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不妥不妥(1/2)

通判府邸的位置极好,在整个府城的中轴线偏南,距离府衙不足二里地,四周居住的也多是达官贵人。

是以此间街道平阔,四里安宁,除了扫洒和走马,几无声响,一片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兄妹二人缓步行出千米,从高门院墙之间转出,呈现在眼前的,便是另一番光景了。

这条小巷毗邻高门,在十几年前,是原司户参军曹大人家外出采购的通路,这位曹大人官职不高,胆子不小,因言获罪,全家七岁以上男丁尽斩,女眷充公。

因为这点晦气,新上任的司户参军便不愿再住,好好一处宅院就此荒废。小巷子却意外繁荣起来。

起先,是住在附近的居民,略有几分手艺,摆了推车小吃摊出来。见无人驱赶,兼且方便四邻,生意颇好,于是乎后来者有样学样,竟将一整条三尺宽的小巷摆得满满当当。

能住在一府政治中心边上的人家,要么是靠着衙门口为生的皂吏兵丁,要么是图着治安良好,于此处设宅的商贾,家里俱是不缺银钱的。

朝食懒得生火,便出来寻一碗常家娘子点的嫩豆花,配着林家现做的煎饼,热气腾腾拎回家中食用,或者更懒些,使个把铜子,唤住家里门附近等活的闲汉,叫个外卖,在家坐等用餐。

姜久盈爱极了这人间烟火气。即使家里的厨娘经过她十来年的调教,手艺上十足让她满意,也架不住她时不时也叫点外卖换换胃口。

今日有事在身,不便久留,便由二哥身边的仆从当归随意买了几样方便边走边吃的羊肉蒸饼,众人一起吃着。

换了男装,姜久盈便没太顾忌在外的吃相。羊肉蒸饼,其实就是后世的羊肉馅包子,薄皮大馅,鲜美可口,全无半点腥膻,好吃得能让人把手指头都吞下去。

她朝食是跟着宁氏一块用的,因着心里有事,没吃几口,现在自然毫不客气,吃完自己分到的两个,意犹未尽,琢磨着事成之后,还是得上八珍楼去吃烩三鲜才不枉出来一趟。

小巷走尽,一条东西下两丈宽的青石板路便出现在众人眼前,这就是安庆府正街了。府衙在正中,两边就是玲琅满目的各色衣服首饰、笔墨纸砚、酒楼饭铺,客栈茶寮铺子。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高谈阔论的文人骚客,呼朋引伴的官宦子弟,结伴同游的小家碧玉,衣着简朴的工匠学徒,面有菜色的贫困儿郎,以及风尘仆仆的外来行商。

如果不是每个人都身着古装,跟后世的商业街区也相差无几。

“二哥。”眼看姜承辅想拉着妹妹奔相熟的茶寮小坐品茗,姜久盈急忙拉住他,寻了处背街无人的小巷,将此次她想出府来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十三岁的女孩子,说起可能的婚事来,并无羞涩,倒是姜承辅有些微微脸红,他到底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而且十四岁的年纪,有些顽皮混账的,已经能做爹了,该懂的他都懂。

“原来我家妹妹也到了可以许人家的年纪了。”姜承辅先是感慨一句:“恍惚还以为你还是跟在我后头在花园子里和泥巴的假小子呢。”

姜久盈很没有兄妹爱地翻了个白眼,她记性可好着呢,撒尿和泥这事,从头到尾都是二哥一个人干的,她全程旁观,半点都没动过手。后来挨罚抄家规抄得手都肿了的是谁?她不介意说出来帮二哥回忆回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