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情理纠结(1/2)

第二天,罗正起床后觉得心绪难宁,决定到景山市会会陈一平。

陈一平在办一个大案。

一个月前省里转来一封景山市的举报信,举报有关部门在锦汉高速公路中受贿,信是匿名的,但内容详实,时间、地点、当事人清清楚楚,一看就知道是内部人举报。反贪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匿名的、实事不清的、推测的一般是登记,以后有相关事件立案调查时作参考。实名举报的、或者虽然匿名但事实清楚、有具体当事人的,一般都要立案调查。这封举报信显然属于后者,陈一平汇报后,带了一队人马来到景山市。一个多月过去了,又牵出两个人,正在深入查证中。

罗正来到陈一平临时办公室,门开着,陈一平在低头看材料。他抬手正要敲门,就听陈一平说:“别敲了。”

见陈一平没抬头就知道是自己,罗正不由笑了:“越来越神了。”

陈一平把材料放进文件袋:“几步就到我门口能有几个?什么事,等不到我回去?”

罗正在沙发上坐下:“没什么事,就是想到你这儿喝杯茶,你不会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吧?”

陈一平给罗正泡上茶,在另一张沙发坐下:“上面催得紧啊,到目前为止今年最大的。”

罗正说:“我也听说了。不过,你难道要事事亲为?”

陈一平揉着酸痛的脖子:“你别官僚了好吧,我不过是副处级,名义上与你级别差不多,但许多事可不像你高高在上。这个案子是从两个包工头争项目的矛盾中暴露出来的,直接举报到省里,如果我们办案不力,省里就要直接来人了。”

“现在从上到下,这条线落马的不在少数,据说这条线已经被列为高危了。你不是在研究如何防范吗,成果如何?”

“理论成果当然有。你知道,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嘛又是另一回事了。”

陈一平直到处理完手上的事,才歉意地笑笑,和罗正来到楼顶。

楼顶铺着地砖,放了一圈绿叶植物,还有数十张塑料椅。

此刻没人。

陈一平活动着肩膀:“说吧,什么事让你深更半夜打电话,今天又赶来这里?”

“什么深更半夜,才11点多。11点多打电话不是常事。”

“看来多半是天讯的案子。噢,小凯那6600有希望追回吗?”

“有难度。现象上看是华卫青一人所为。”

“华卫青一点线索没有?”

“没有,他的身份证、登记材料都是假的,好象到二建就是为了作案。”

“整个二建,就没人知道他的底细?”陈一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办案人员了解到他春节的车票是到上饶的,特地去了一趟,筛选了从45岁到60岁年龄段的所有男性,没有找到。种种迹象看,车票买到上饶,也是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