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救护车未到(1/2)

董玉洁睡着了。蓝其川看着山区似曾久违的星空,没有一点睡意。

五十年代初,蓝其川出生在从这个小棚子向北约20公里一个叫云坪的小山村,小时候他经常爬上山坡,看着远处公路上的汽车,想象着外面的世界。初中时,他离开小山村,到公社所在地吉岗镇读书,高中到永清县县城读书。高中毕业,大学停止招生,他回到小山村,在妈妈所在的小学当了代课老师。

这一年小山村来了一批知识青年,有上海的,也有成都的,他和他们成了好朋友。

他当代课老师的第二年,公社来了几个征兵的军人。他经过一番努力,穿上了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绿军装。

他身体素质好、有文化、脑筋也快,新兵营结束,分配到警卫连,三年后穿上了四个口袋的军装。

八十年代初,正当他决定一辈子扎根军营时,突然通知他转业,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他稀里糊涂进了市无线电厂,那年他才刚到32岁。

他到市无线电厂后,主动要求下到车间从基层做起,还买了一堆业务书。那时的高中毕业生底子薄,看小说还行,看专业书就力不从心了。就在他看得似懂非懂的时候,电视大学机电专业招生,他报了名,坐在厨房小板凳上认真准备了两个月,通过了考试。三年电大下来,再加上他边学习边实践,其技术在厂里竟有了一席之地,一年后,被提为技术副厂长。

当了技术副厂长后,他领着厂里几个技术员到上海学习了半年,回来开发了厂里第一个新产品,然而却一年都没有打开市场。厂里开始有人说他是败家子,以开发新产品为由,到上海游山玩水,让本来不景气的厂雪上加霜。好在厂长是个厚道人,没有落井下石,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还年轻”。然而当时的电子工业局却收到厂里的人民来信,要求罢免他的技术副厂长。

就在蓝其川郁闷的时候,他的一个电大同学通过经营汽车配件,掘取了第一桶金,邀他一起搞通讯器材,同学出资金,他出技术,他心动了,不顾厂长的好心劝阻,辞职下海。走出厂门的那一刻,他是忐忑的,不知道等着他的路是什么样的。

上天眷顾,他和他的同学经过三年狼狈的拼搏,终于在通讯行业站住了脚。再后来,他和同学分手,各自经营。先是有了自己的小作坊,后有了自己的小厂,再后来买下倒闭的元件五厂,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进入新世纪,他的公司在通讯器材行业,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渐渐地亮了。

山里的早晨清新而湿润。一只黄色的小鸟落在小棚子上,不停地转着小脑袋。

抛开泥石流不看,此刻景色还是十分宜人的。远远望去,树、灌木、草,绿色、黄色、红色,层层团团随山峦起伏,层层团团上方,是一片漫延着的朝霞。

蓝其川轻轻推了推董玉洁。

董玉洁懵懵懂懂睁开眼:“车来了?”

蓝其川说:“天亮了。”

董玉洁不安地问:“车到现在还没来?”

“驾驶员可能天亮后才能拦到车,县城的救护车也不会象城市那样快。但应该不会超过9点。”蓝其川钻出小棚子,伸了伸腰。

“哎,还有办法洗脸?”董玉洁从棚子里伸出头。

“脸就算了。民以食为天,吃早饭吧。”蓝其川捧出昨天摘的野栗子。

“真的能吃?”董玉洁有些犹豫,两个手指拈起一颗反复看着。

“它长在深山,喝着矿泉水,呼吸着新鲜空气,没有化肥、农药,没有添加剂,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蓝其川把一粒剥好的野栗子塞进董玉洁嘴里。

董玉洁皱着眉吃下去。

蓝其川又剥了几粒放在董玉洁手中:“将就着吃点,出去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请你吃大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