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聆湖尚郡(1/2)

柳柳名叫杨柳,住在聆湖尚郡。

聆湖尚郡是纯别墅区,小区绿荫婆娑,幽静优美。临窗而立,近闻鸟语花香,远观水天一色。小区三次开盘,半天就售罄,只因离市中心远,入住率还较低。

张池进门把夹包往茶几上一扔,抱住杨柳:“想死我了。”

杨柳笑着推开张池,去端果盘。

杨柳奔50的年龄,看上去也就40来岁,略胖的身材,白晰的皮肤,恰到好处的五官,左眼眉稍上一颗绿豆大小的红痣更增添了几分妩媚,再加上打扮得体,虽然少了青春亮丽,却也风韵犹存。

对于俩人之间的关系,张池十分谨慎,杨柳表面上配合着,心里却有些苦涩。

她未离婚那会儿,俩人见面机会不多,越是不多越是想见,偶尔偷偷摸摸到周围县城,都是乔装打扮,各走各的。为了能常见面,张池冒着被猜忌的风险,设计了一次巧遇,把她拉进天讯的对外应酬中。可当她一年前离婚,觉得可以不用那么小心时,张池却更加谨慎。

杨柳与张池是同乡,也是校友,比他小4岁。上中学那会儿,每个学校都有文艺宣传队,每个宣传队都排样板戏,她一进学校就被宣传队老师看中,让她演喜儿,而演大春的就是张池。当时张池上高二,是学校文体两栖明星,常有女生驻足的目光。

杨柳悄悄喜欢着张池,但张池却没有过多关注她。后来宣传队欢送张池时,杨柳羞涩地买了个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了一大段祝愿的话。但欢送会一结束,张池就被篮球队队友拥走了,笔记本也就压在了抽屉里。再后来她结婚生子,尘封了少女时代那段情窦初开的感情,但那本笔记本却没舍得处理掉。

俩人原本已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谁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杨柳老公下海,到锦江市经营一家船舶运输公司,她在单位不顺心,辞职一起过来,给老公管财务。一次在饭店吃饭,邂逅了张池,一曲久违的《白毛女》选段,两颗早已成熟的心居然擦出了青春的火花。后来她老公另有所爱,她也就死心塌地做了张池的情人。

杨柳本不想离婚,维持一个完整的家,保持各人的私密情感空间让她很享受,谁知老公的新爱怀孕了,由地下转为地上。一方面因为尊严,另一方面也因为有张池,她毫不犹豫选择了离婚。

离婚后,杨柳得到一份不菲的家产,除了1000万存折,聆湖尚郡这套双拼别墅归了她,还包括一家罗莱床上用品专卖店。女儿是奶奶带大的,自小就跟她不亲,高中时送到加拿大读书。她有加拿大绿卡,为了笼住女儿,飞过去陪读,没想到2个月就被女儿气回来。她又把老妈从扬州接来住了一阵,老妈牵挂孙子,也住不习惯,三个月就回去了。当她独自面对家里的三层楼时,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孤独。

罗莱床上用品专卖店有专人打理,归她后,只是每个月过去看看账。为排遣寂寞,加盟了鼎信会计师事务所,还闹着玩一样在朋友的公司兼主办会计。由于她一直为老公管财务,对财经政策法规和财会业务十分熟悉,不管是在事务所,还是在朋友公司,都驾轻就熟。

离婚后,最让杨柳不安的是与张池的关系。她希望张池离婚,曾暗示过几次,但张池不知是真的没听懂,还是装糊涂,反正是不接茬。长长孤独之夜,她后悔与老公的婚离得太草率了。

路走到此处,杨柳不得不无奈的面对了。一方面她确实爱着张池,另一方面也确实需要张池,不知不觉中,俩人关系调了个个,以前都是他迁就她,而现在更多的时候是她迁就他,甚至取悦于他。

门铃突然响了。

杨柳搂住张池:“别管他。”

张池犹豫片刻,拉开杨柳的胳膊:“我到楼上去。”

上楼前,张池轻手轻脚踅到房门猫眼向外张望了一下,外面站着两个年轻警察,略小些的看着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

张池带着疑虑上了楼,站在楼梯口隐蔽处。

两个警察进来,略长一些的客气地说:“我叫赵林,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今天配合兄弟市来了解情况。”

杨柳说:“你们管治安,我可只管家务,能知道什么?”

叫赵林的警察说:“许都半年前发生一起特大抢劫案,有人反映嫌疑人在你们小区出现过。早点抓捕归案,大家也安全。”

杨柳让了让座,从直饮机里倒了两杯水。

略小些的警察正在包里找东西,没注意茶杯,一抬手把茶杯碰翻了。

水在茶几上漫开,淌向张池的夹包。

略小些的警察赶紧把张池的夹包拿开,已经湿了一个角,忙抽纸巾擦拭,当擦到夹包拉链时,微微一怔。

杨柳拿过夹包放进旁边半圆形装饰壁橱,有点不自然地说:“没关系,没关系。噢,你们要了解什么情况?”

略小些的警察从包里拿出笔记本:“据我们了解,你隔壁邻居装修好后一直没有正式入住,平时可曾看到或听到什么动静?”

杨柳摇摇头:“没有。”

略小些的警察又拿出一张电脑打印的图像:“有没有见过这个人?陕北口音,社会上叫他小武子。”

图像上的人二十多岁,四方脸,金鱼眼,两条眉毛又粗又黑,眼角处有个不起眼的疤痕。

半年前,许都发生一起珠宝店抢劫案,三个劫匪趁中午店里只有两个人值班,突然冲进去,二个劫匪控制住营业员,第三个劫匪敲碎柜台玻璃,把能拿到的珠宝洗劫一空,前后只用了3分钟。两个营业员一个重伤,一个轻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