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你不是喜欢《兰亭序》吗,今天,我就专门为你抄录一遍《兰亭序》,如何?”他笑着替我擦着眼泪,一边笑着将话题引开了。
《兰亭序》?这样的夜晚,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再提《兰亭序》,心里忽而有一种熟悉的感动和一抹潮湿的柔情。
“替我研墨可好?”他转眸看我,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神情。
“遵命!”我带着一抹戏谑笑着福了下去。
红木雕花的书案上,已然端正地摆放好了笔墨纸砚,滑润细腻方方正正的砚台上,精致地雕刻着荷塘月色的图案,漆漆的夜色中月影却是淡淡的恰到好处的一抹银白,水面上的荷影有的已然绽放笑脸,有的却是半含花苞、含羞带涩,神态惟妙惟肖、空灵澄静。
新打来的泉水,从白水晶的瑞兽水注中冒着微微的热气,不经意间细细一缕,像轻纱一般缭绕其上。
轻轻地拿起乌沉沉的墨块,指尖却是一涩,旧时情景像潮水一般静静地回到心头。
端起水注,细细的点上少许水,将手中的墨块匀匀地磨下去,在砚台上画出一个个小小的圆弧,随着圆弧越来越多,水的色泽也越来越深。
这样的过程的确是带着一些诗意的!一切尽在一个“慢”字,细细雕琢、细细品味,原来这一切也可以这样优雅而雍容。
是谁在我耳边轻轻说过:“磨墨之法,讲究重按轻推,远行近折”、“磨墨如病夫”、“发墨如油”、“惜墨如金”,——这些再熟悉不过的话伴随着再熟悉不过的语调,一遍一遍在脑海里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