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以入选进宫,对我来说,并不难。且不说我那出众远扬的才名,仅仅就凭我酷似先皇后的容貌,就足以让我成为他眼中的不二人选了。
至今还记得,那天,当我和那众多参选秀女站在他面前时,我心中的激动与感慨。几乎是拼命控制着自己,我才能忍住不落下眼泪。当他令我们抬起头时,我讶然地发现了他在这短短一年间,居然憔悴苍老得如此迅速。虽然我刻意保持着平静,但他,在看清我容貌的那一刹那,却是震惊激动得难以自持——这哪里像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秦王,哪里像如今坐拥天下的天子,该有的震动呢。
当然,我也没有忽视,他身后的韦贵妃,那不安、恐惧与震动的表情。
表面上,虽是平静如水,我心底,却又漾起了冷笑。
入宫后,我才听说,这些年来,皇上选中的嫔妃,全都酷似先皇后。也罢,我本长了张大众脸,想找和我相象的人并不难。就连那早我一年进宫,虽在宫中默默无闻,我却久仰其大名的武才人,也是因一双与先皇后十分相似的眼睛而入选的。只是,当然了,却没有人像我,新晋的徐才人,这般“酷似”先皇后年轻时的模样。
何止是容貌酷似呢?就连我那说话的语调神情,都与先皇后如出一辙。要不是因为我在医院昏迷的那些天只能输液不能进食,而身体比之前消瘦了很多的话,心怀鬼胎的长孙无忌和韦贵妃等人,恐怕早已欲将我除之而后快了。
即便这样,我也要时时隐忍。至今,我都从来不肯在别人面前,唱先皇后曾经唱过的歌,吟先皇后曾经吟过的词。也不敢,在面对我日思夜想的孩子们时,流露出一点舐犊之情。
只有在独自面对他时,我才敢,稍稍放下些伪装。
或许是怜他,对那逝去的人的一片痴情?
当真是一片痴情啊。多少花样年华的少女,多少环肥燕瘦的美人,在他心中,还抵不上昔日那个容色渐衰的妇人一根头发的分量。
听那些老宫人说,自从先皇后逝去后,皇上就再也不近女色。虽然每年都从民间选酷似先皇后的女子进宫,他却也只是喜欢对着她们默默出神,追忆往事,从来不曾临幸过她们。
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在先皇后仙去之前,宫中常添皇子公主,而皇后仙去之后,除了那年,皇后的忌辰,他在大醉之后临幸了巢王妃杨氏,而使她怀上龙嗣外,宫中再无所出——按照史书记载,一直到他逝世,宫中,都再无所出。
巢王妃杨氏,那是元吉以前的妻子。必然,是长得很像我的。
念及此处,心中一阵疼痛。不知如今元吉的坟上,是已经生出了青草?
旁人都道皇上对先皇后的痴情感人至深,唯有我,在心底微微喟叹,人,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无论如何,我还是回来了,虽然,不敢告诉任何人,我,就是曾经的她。他仍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中,虽对我多有恩宠,却也只是将我,看作长孙皇后的一个影子罢了。他爱的,说到底,还是昭陵里那一缕幽魂,而不是我这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虽然,我们其实是同一人。
这样,也好。活人向来争不过死人,何况,我又怎能与曾经的自己去竞争?更何况,此刻我的心意,也完全不在荣宠上。
我此行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曾经的自己复仇。让那些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毒死先皇后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应。血债,到底是要用血来偿的。
第二个目的,自然是看顾自己的几个早年失母,孤苦无依的孩子。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日日思念的母亲,其实就在他们身边。虽说他们的父亲对他们远比对一般皇子公主要宠爱得多,虽说他们的“舅父”长孙无忌还要靠他们做铺路石,自然也会看顾他们,但是,这也不排除后宫的其他嫔妃视他们为眼中钉。
或许,我心底深处,还藏着第三个目的么?或许,我依旧是撇不下,放不下皇上,等着跟他再续前缘么?
甩甩头,甩掉纷乱的思绪。窗外那雪,却是下得更加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