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着人多,柳花经了林婉仪的应允,把村里和她相好的几个婆娘都带进了林家帮忙做馒头。
亏得昨儿家里办喜事,在院子里砌的土灶还在,也有几口大锅。
人手够,做起馒头倒是也得心应手。
“柳花婶子,做馒头的面怕是不够,我这就让生子哥去镇上尽快的再买回来一大车。”
看到她们几个婆娘用大盆活面,林婉仪心细的看了看面缸,立刻朝柳花说着。
昨儿夜里来了二百多人,已经把婉仪家存的米都吃的差不离,今儿又是这么大一群人,柳花朝她应着话,“哎,还真的要尽快去买呢,那么多的人吃,晚了我们几个也做不出来呢。”
周氏看着林婉仪和小儿子嘀咕着,她叹口气,“这若换成小家小户,就这些人吃上一日,也把家底给吃空咯,也就婉仪这丫头能折腾。”
香凤也过来给她们搭把手,帮着做馒头,笑眯眯的接过话茬,“嫂子,你可放心呗,咱谷地的米粮多着呢,等过了这关坎,就让我们当家的给婉仪家送些米粮过来。”
“香凤,你可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媳妇,山根那小子娶了你可是他家几辈子修了的福气哦。”
瞅了眼笑起来眉眼都很好看的香凤,周氏也欣慰的夸赞着她。
“嫂子,我哪里就好咯,真正好的可是正房里的那个新媳妇呢。”
香凤笑着,用手指指林家的正房。
“你说颜音这丫头啊,是不错,咱村除了她可是再找不到那么好看又贤惠的媳妇了呢,我就说嘛,婉仪那丫头的眼光好,咋一眼就把这么好的丫头给带回了家呢。”
周氏也不是眼热楚颜音的许多陪嫁,就是看着人家丫头性子温顺,心灵手巧。看这两日修文这孩子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她笑的快合不拢嘴。
“这就是有福不用忙,没福跑断肠啊,修文这小子这会娶个好媳妇,咱几个就盼着婉仪这丫头也能找个好夫婿呢。”
听她们俩说的热闹,柳花也顺势接了话茬。
董士凌又回来,周氏的心又活泛起来,乐滋滋的朝柳花凑过去,“你说婉仪这丫头的好夫婿啊,我看眼前就现成的有一个呢,你们看,那董公子咋样?”
“董公子?人长的是不错,婉仪这丫头还救过他的小命,可是咱连他家在哪里都不知道,还不知人家娶了亲没有,只怕嫂子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啊。”
柳花皱眉想想,有些担忧的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毕竟和董士凌在山上相处过,也知道这小子脾气性情都很好,正好和脾气乖张的婉仪相配。
周氏点着头,“我倒是听婉仪说过,这董公子还是个小将军呢,家在京城,咱婉仪为了救他性命还差点被淹死在河里,若真是他在京城没娶过亲,这咋就不是一门好亲事呢。”
她们几个在这里议论着董士凌和林婉仪的事情,林婉仪这丫头已经又来到了村里的路上。
看董士凌板着脸训斥着那些兵团的兵卒,“你们如今身份可不是种田的汉子,都把自己的力气拿出来,今儿天黑以前跑不够五圈,就甭想停下来。”
听到董士凌的话,那些兵卒的脸都垮了下来,这林叶村可不小,绕着跑一圈都有五里多的路程,若跑够五圈,也近三十里路。而且他们双腿上还都要绑上二十斤的沙袋,等这五圈跑完,只怕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