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晾鄯善谢瑍思王化,惊大豫南山取兵甲(3)
对于这种血脉之能,前世谢瑍作为消遣,看过一些玄幻修仙类小说有这种说法。但是,他不会想到他会遇到,而且是亲眼目睹。按谢瑍的理解,应该说这是一种以血脉为媒介的巫术。
巫术盛行于滇南苗族,早在蚩尤大战黄帝之时,就有大量的巫师参与,这说明苗族巫术产生很早。《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中记载:“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灵枢·贼风篇》:“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由已矣。” 祝由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即祝说病诸科由,不需用针灸或药来治病,是巫术治疗法。
由此可见,巫术早在数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经成为不轻易动用的绝大力量,能够传承下来也就不足为奇。我们继续考证历代官方医事制度,迨至唐朝,太医署中设立咒禁科,与内外妇幼诸科并列。到元明之际太医院设立十三科,祝由科是第十三科。正式将巫术列为医学中独立的一门科学。
因为古代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都来自于观察和体检,没有现代的自然科学方法,所以法术或者说巫术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之一。常用来祈求、诅咒、预测、辟邪、驱鬼、招魂、养蛊等,但将巫术用作机关信息传递,却只是小说中见到的东西。后世的巫术或者因为传承缺失,或者因为所学不精等,虽能为民做一些预测,化凶灾祸害为吉祥,但已经早就没有了古代巫术的巨大力量。有些败坏之辈,藉此为手段来谋财害命,还有的蛊惑欺骗,故为世人排斥。因此政府不提倡,真正的巫术现实中是很少能见到的。这些东西会蛊惑人心,甚至祸乱天下,阻碍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只有遇到超自然力,科学无法解释之时,才会想起中国其实有很多“法术”的。道家的道士不是也经常驱鬼捉妖的吗?至于风水之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经常看到,而路边的算命看相之人也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什么?传统的力量太强大了。
闲话少说,地上的图案浸满了鲜血,似乎有那么一刹那的定格。接着,整个图案慢慢泛起晶莹的光泽,连续闪了三次后,每次约2秒,才慢慢暗了下来。这个图案慢慢下沉,同时就见那扇门无声的向一侧开启。
大功告成。
姜孝给张大豫止住血,让姜信二人将张大豫抬出密室,交给姜义二人在车内看管不提。
这门开的一点声音都没有,这大大出乎谢瑍的意料。按说机械机关传动,必然会有摩擦而产生噪音,就像在祠内的机关一样。看来,世上真有些难以解释的超能力。
这让谢瑍不由地想起前世的玛雅文明,按照时间算来,公元四世纪,正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向鼎盛发展阶段。如果可能,或许可以去探索一番,也许是提前进入大航海时代的一个契机。后世遍及全球的玉米就是从那里找到的,也可以说那里有谢瑍需要的东西,玉米就是其一。而玛雅人掌握了高度的数学和天文历法知识,它的突然出现,跟它的消失一样,如玛雅的水晶头颅是一个一直未解的谜。能够一见,或者能解开后世的许多谜语。
弓蚝和姜孝举着火把,率先进了大门。一边查看,一边将密室内四周的灯烛点亮。
有顷,二人出来,面带喜色,向谢瑍禀报,一切正常,并无异象。
谢瑍点点头。
一行人终于走进了密藏之处。
西部的初秋,绝不是风轻云淡的写意,即使不见满地黄叶或者暮雨清寒,即使尚未霜林染醉,只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只那黄叶相辉映着绿红的花,只那原野里山坡下牧人在黄昏里哼出的歌谣,只那连绵迷蒙的山峦,就足够让人心旷神怡,宠辱不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