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康乐天下 > 第一百零六章 张若风初明太极意,慕容冲乍闻窦冲情(5)

第一百零六章 张若风初明太极意,慕容冲乍闻窦冲情(5)

太极蕴无穷之理,明太极之意即为登堂,得太极之能方为入室。张虎日前内功大进,得谢瑍言传身教更有所感,故愈加勤奋地修习。谢瑍亲自演示指导,教导他说:“太极之理,出于混元而化阴阳。故物极则变,变则化,此太极之源也。阴阳无形,生生不息,故不拘于势,不滞于形,自然而然,方得太极真意。”

良久,张虎恍若无物一般,沉浸于空明之中。

谢瑍点点头,知张虎已明其意,进入顿悟之中,不仅暗叹。不说谢琼,就是张虎的悟性,都比过去的自己高太多。自己名师教授数载,方得登堂,竟被认作神童一般。谢琼和张虎都不过一载就得见此境,人和人真的无法相比。他倒是忘了他曾多次带张虎入太极之境体味,他当年的师傅可没有那个境界。

良久,张虎从空明之中醒过来,跪倒施礼:“谢大公子教诲!若风明白了。”谢瑍双手相搀道:“若风兄,明白者非明白,不明白者明白。这是第二层功夫,第三层就更难了。需要苦练,更需要机缘。”张虎起身道:“若风必坚持不懈,寻找机缘。”

鸠摩罗什远远看着两人,面色平静地他,心中却拂过阵阵涟漪。谢瑍教授张虎之时,他常在不远处观看,对于黄老之学,已有所了解。越是了解,才越发觉得其中的智慧深沉浩大。他也更加明白,谢瑍给他书写的金刚经是多么难得。如果不是熟读黄老,博识诸子百家,同时又精通佛法经文,是无法译出这样的经文的。这样的经文让他喜爱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其中蕴含了太多的汉家本土理念,真的已经不再是原汁原味佛经的精义了,甚至比原本的经文,更显玄妙。也许只有这样的经文,才能得到东土的认可吧。

鸠摩罗什悟了。

此后,鸠摩罗什除记录佛经之外,特别专注于研究汉语及古汉语古籍十余年,不但精通黄老之说,精擅儒学,更是深研易经和诸子,成为一代汉语言学大家。同时受谢瑍影响,每至一处都深入基层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底层黎民所需,使他对社会各阶层更加了解。在读了谢瑍的《社会学》之后,鸠摩罗什慨然长叹,称之为天下至奇至大之书,亘古未有,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之先导。

在此基础上,鸠摩罗什对西传佛经进行了大量的修订。特别是其中的关于谤佛获罪之类的经文以及念经诵佛布施供养等得报平安之类的经文做了修正和删节,让佛经少了许多蛊惑及恐吓之语,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东方元素,使佛经更具华夏特色。

鸠摩罗什本来就是佛学大家,又致力研习汉文典籍十数年,深得其中之味。对于经书中的一些明显矛盾之处修改,并提出了“修持在身,明悟在心,身心相合,可得超脱”的自有观点,成

为一代佛学大师。这是后话不提。

而且由于受华夏文化的熏陶,鸠摩罗什能客观地看待佛法并进行明显的谬误修正,这是谢瑍愿意看到的。当然这也有利于佛法的传播。特别是应该十二年后才发生的法显西去取经,竟然因为谢瑍所写的金刚经的流传而提前了十年,也就是两年多后法显从姑臧而不是长安出发西去。不过谢瑍早已完成复国离开,常人难得寻觅踪迹。此前法显在姑臧拜见了鸠摩罗什大师,与什大师坐谈月余,并亲眼观瞻了谢瑍三年前写的《金刚波罗蜜多心经》,被深深折服。西行前夕,法显收到了一封信,是谢瑍派人送来的。信中谢瑍对法显的求道之心进行了赞扬,并送来了白银千两作为资助,告诉法显如有需要,可以提出。并提出要求,要法显详细记录西行的点点滴滴,以俟回来后观阅。

法显不知的是,谢瑍早在幽州时,就做了准备。如果历史轨迹不变,就派人跟随法显西行。只是谢瑍没想到,法显西行之日提前的这么多。虽然有些仓促,人手等也尽够用了。谢瑍知道,因为准备不足和路途原因,法显一行能回到中途的只有他一个人。谢瑍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从指南针到驱虫药,野外用具,防身武器等,都准备数人之用,以防不测。这些随行之人,都是道家弟子,允文允武,能写会画。此事后事,暂且不提。

当然,因为谢瑍的出现,国学及诸子百家的普及,以及格物理论进入学堂,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渐次分离为独立学科,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道、佛之说都止于理念和清修层面,儒家学说因为格物理论的相互印证,也分成了两大派系,一派是理论儒学,以遵循和探究古典儒学理论为主;一派是格物儒学,将理论和现实格物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物理等方法,并与工家(墨家)结合,成为新派儒学。另外,古代武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为谢瑍所传太极、形意风靡天下,后来出现了很多流派的武术。虽然谢瑍也在少室山建立了国术学院,只是没了后世“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誉,武当和花山的拳法更加有名。除此之外,而后世的那些著名的佛道石窟,除了敦煌莫高窟,都不曾出现,少了这些艺术瑰宝,这也许是一个遗憾,但谢瑍并不后悔。因为一个强大的炎黄帝国,留下了更多科技的遗产和辉煌的遗迹。如数理化与墨家机关学的融合,与天文学、医学的交融,水利风力的运用,阴阳学与风水等等……,实体物如跨度数百米的黄河大桥,数十米高的炎黄大厦,数十条扩建后的秦直道,直到千年之后,依然散发着智慧的熠熠光辉……这些都成为炎黄子孙在世上的标高,特别是经过谢瑍数十年的言传身教,民族精神得到淬炼,民族自信心不再是自称□□的狂妄,而成为民族奋进的道标……【未完待续】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我外婆是武则天 霹雳奇缘之别样人生 (修仙)升仙道上多逢君 徒弟,为师回来宠你了[重生] 战能苍穹 我继承了诸天执法局 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 王爷,你的王妃有毒(神医丑妃) 反派的恋爱素养 [HP|哈利·波特]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