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人公事繁忙,吴某多次求见不得,实在遗憾。”吴林道:“还是那句话,既然大人无意归顺,那就放吴某离开,吴某还要回去交令。”
“吴将军,你可能不知啊,晋军已至城外,为了城北百姓免受兵苦,希望将军能去晋营通融一番。”康宁道。
“康大人,你太高看吴某了。”吴林道:“昔日吴某力劝大人归顺□□,大人不置可否,郁森又无法汇报,一定是都督以为大人严抗王师,这才派兵而来。大人让吴某如何通融?”
“吴将军,难道不肯帮某一把?”康宁变色道。
“康大人,非是吴某不肯相帮。”吴林道:“吴某是担心即使吴某去了,也难以有结果。此前,吴某曾对康大人多次陈说利害,大人置若罔闻。到如今,王师兵临城下了,怕是来不及了。”
“你只管去说,成不成本府不怨你也就是了。”康宁道。
“大人就不怕吴某一去不返了吗?”吴林笑道。
“如此之势,本府不放你,还能守多久?”康宁突然笑道:“所以,本府宁愿放你走。”
吴林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吴某就走一趟。不过,为了显示郡守大人的诚意,还请派一可靠之人与某一起去城外见王师主帅才是。说起来,困于此几个月的时间,音信不通,竟不知是哪位将军统兵前来……”
吴林话音刚落,康宁还没来得及回答,就有传令兵进来禀报:“郡守大人,晋军已至城下。”
“什么?”康宁惊道:“王瑾和仇谅的伏兵呢?”
“禀大人,王、仇二位将军就在城外,看来已经归降。”城守道。
“什么?”康强二人这回是真的吃惊了,两万精兵打了水漂,“对面有多少人马?打的是何人旗号?”
“启禀大人,有三杆大旗。”那传令兵倒也口齿伶俐:“最大一杆旗上写‘晋’字,两边各一杆大旗,其中左边写的是‘左路军’三个字,另一杆却是写的‘左路先锋杨’。”
“吴将军,本府有事请教。”康宁看着一旁的吴林道:“左路军统帅是谁?”
“郡守大人,我在此处已有两个月了,哪里知道能王师部署?”吴林摇头道:“看大人的意思是已知‘左路先锋杨’是何许人了,吴某连此人也不知啊。”
……
康宁和强禧两人相顾无言,沉默半晌,还是康宁开了口。
“吴将军,请去禀告晋军主将,只要贵军能善待百姓,某愿归降。”康宁道。
“康大人放心,这个不用你说。”吴林道:“王师律令甚严,无人敢违。是否还有什么话需某传递,若没有某这就去了。”
康宁满脸纠结,沉了好一会儿,才意兴阑珊地摆摆手。
强禧也低头喟叹不已。
这正是:良言相劝君不纳,兵戈临城悔已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