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康乐天下 > 第一百零二章 魏平挥军图福禄,高衡施计取西平(1)

第一百零二章 魏平挥军图福禄,高衡施计取西平(1)

上一章说到,谢瑍张虎二人,夜登城楼夜谈。

最后在西面的角楼伫立。

“大少爷,既然此中有如许谬误,为什么还有人会笃信这个,甚至孜孜以求呢?”张虎问道。

“因为人心贪婪,故生蒙昧;因蒙昧而智不生。无智则愚,愚则识短,为眼前而失长远。愚之不解,余毒流传,贪婪不绝。”谢瑍道:“人生百年事,死去九尺坑。除三立不朽,余有何事?可就有人为了身外之物蝇营狗苟追逐一生。僻壤殊俗之民教化不至,尚有情可原;颇多的读书人甚至一时名士都坠入其中,我们就不能不感叹成佛的诱惑该有多大了。甚至用逐利两个字描述都委屈了他们,他们想极乐,想不死,想永恒……这该是多大的贪心才能造就?虽然这些人未必真的那么虔诚,有些明知求佛求神不如自己努力,却依然为了心中的奢望去供奉去参拜。真是:风月无今古,情怀各相异。其实,信佛没什么,学佛也没什么,但去求佛拜佛赐福,那就是完全背离了佛的本意。说到底,还是愚昧无知。这些其实已经够我们惊醒了,那就是教门的巨大蛊惑作用。既然教门能用来收纳信众,我们救民水火,为民请命,反而不能获得民意民心吗?能,一定能!佛经也许能满足一些精神需求,但管不到填饱肚子。我们的教化不但要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有时候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大公子,这样看来佛也可算是一种精神吧?那佛的本意又是什么呢?”张虎有些好奇起来。

“佛即佛陀,由梵语名buddha而来。”谢瑍解释道:“按照佛经的说法,指的是觉知三世一切诸法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现在所传的现世佛陀,只有乔达摩·悉达多。

佛经里还说,他17岁时,与耶输陀罗成婚,并育有一子罗睺罗。19岁出家修行,35岁得成正果,是为无上正等正觉,号释迦穆尼。此后带领弟子传法49年方入灭,也就是圆寂。这就是佛的传说及其来历。

据传他出身于迦毗罗卫国,乃净饭王的太子。我以为这个传说其实并不可信,你想一个皇太子,锦衣玉食,有着所有人难以比拟的条件,无论学习还是做事。作为一国太子,将来当朝皇帝。既然有这份济世普度之心,其治下千万黎民百姓减赋税,轻劳役,生活富足,首得甘露,这才是真的济世普度。诸如救助孤寡老幼,一国君主一言可行。有此善政,万民拥戴,繁荣国家民族可期,那该是多好的事?太子这个身份,要济世救人简单的多,他为什么好好的太子不做,非要去受苦,去寻找所谓的圆满?受苦也就罢了,非得是不劳作的受苦,却行乞食。只有一个可能,他不会务农也不会做工,除了行乞就是等别人施舍,别无他法。

笔者窃以为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可能是真的,但他的身世,应该是后来人为了蛊惑信众伪造的。你想,一国太子未来皇帝都舍了富贵修佛,朝不保夕的底层草民,穷困潦倒有什么留恋的?也或许他的身世真的不同常人,但绝不会是一国太子;就算是一国太子,也应该是某小国破亡后的流亡前太子。退一步说,但他本人作为太子,而且结了婚,有了儿子,孩子刚一岁或者不到一岁,19岁就抛弃国家、抛妻弃子,自己出家修行了。焉知不是此时值国破家亡之际,他不想承担任何责任(也可能没有能力承担),于是做出一副高人模样,出家修行……如果这是真的,这样的人对国家不忠,对家庭不负责,他凭什么能成佛?难道就为了他说他能普度众生?如果真能,那这数十年,各族相互残杀,我华夏几千万人被荼毒,谁管了?吕光横行西域,杀人无数,谁管了?你要问这个,他会说‘□□人’,他一句话就可以占尽天下之理,你和我无缘,不度你。一个人你说和你无缘,十个人你也可以说与你无缘,千千万万的人你都不度,还怎么说普度众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社会一步步发展演变成的,不是哪个人能左右的。神仙皇帝救世主佛,都靠不住,只有靠我们自己,人只有自救才能被救。所以我们必须强大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而强大最重要的就是心要强大,树立民族自信心。这就需要我们确立一个崇高的目标和理想。成佛而度众生,我们做不了,但我们可以让民族强大,让国民有自尊,让万民有理想和信仰。”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我外婆是武则天 霹雳奇缘之别样人生 (修仙)升仙道上多逢君 徒弟,为师回来宠你了[重生] 战能苍穹 我继承了诸天执法局 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 王爷,你的王妃有毒(神医丑妃) 反派的恋爱素养 [HP|哈利·波特]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