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康乐天下 > 第一百零一章 骆驼城魏平荐王穆,秋雨夜张虎聆子明(5)

第一百零一章 骆驼城魏平荐王穆,秋雨夜张虎聆子明(5)

【书接上回】

既然谈到佛学,笔者闲暇之时也曾浏览一些佛学网站或论坛,甚至一些关于佛学的聊天室也去过。经常看到一些修佛之人辩论,相互攻讦者不乏其人,有的还拿佛经那些可怖的报应之语来评判对方。当然也有些不错的修持之人,言语温和,即使见解不同,也没有恶语相向的。笔者曾和聊天室内的一位相谈,大概是我的问题一看就对佛缺乏尊敬吧,没说几句,他就问我你修了多少世了云云。笔者之意不过了解一下学佛者对佛经中硬伤的看法,没想到这位把我当成野狐禅了。(一笑)

除此之外,现在网文也好,实体书也罢,很多人就拿着老子庄子或者论语里的话来论证佛经的正确性(一笑)。看过南怀瑾大师著作的一定知道,南怀瑾大师讲解佛经时,也经常用四书五经及我国古代典籍来阐释和论证佛法。这说明了什么?

其一(首先),这说明了还有人在学习本土文化,也就是国学,而我们本土文化成了论证佛法正确性的论据;这说明我们自己国学才是更好的,那么为何我们的诸子百家经典没有像佛教这样被自己的后人研习?难道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仅如此。

其二,本土文化中,除了修道成仙之类的神话传说,本土诸子百家并无专如佛家之业报身报果报等轮回转世之学说,而佛家这种说法,迎合了大众心理,特别是人的贪欲心理。让那些心生欲念或绝望之人,为了来世转生得到福报(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贪,有违佛之本意)而信奉佛法,他不懂佛,也不知道什么是佛,只是想得到私利而已,并非真心皈依。特别是很多宣传佛法之人,言称自己以前如何不信佛,故而诸事不顺,穷困潦倒,后来虔诚崇佛、信佛而得到极大的福报(无外乎钱财多多事业发达)等等,果如此,这无疑是对佛最大的亵渎。佛是让你放下而不是让你占有,整个都是铜臭味,还说自己是佛家弟子,岂不让人作呕。如果真能如此,那还要努力做啥?所以,后世我们见不到成佛之人,因为他们求佛拜佛念佛都带着贪欲和目的。更不用说那些以寺庙作为经营手段的“高僧”了。正等正觉方可成佛,而什么是佛法,正如佛所言:不可说。笔者的理解是,佛言不可说,亦即起心动念,一说即错,而真正的寓意是:法不可言传,在自开悟。所以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才有这样“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句子。

想想很可笑也很无奈,这些人宁愿用我们祖宗所传的文化去证明外来佛经的正确,然后去信奉,也不愿意接受和信奉自己民族的传承,这难道不可悲?

书归正传。

“都督何言渐悟与顿悟?”鸠摩罗什问道。

“渐悟,即通过参佛、诵经等修持积累来凝心、摄心,逐步觉悟得道。顿悟其一,以心就是佛,既觉佛性,不用读经礼佛,即可成佛;其二,渐修而悟,一悟即得圆满。”谢瑍解释道。

“众生最初发心,亲近迦里也曩蜜怛罗,听闻正法而修积,以大悲心利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住相布施,即是菩萨。佛说无法可说,非无法,何以故?发心证悟,非一日,此一悟即是前因。”鸠摩罗什道:“渐修渐积而悟显见矣。然此悟非悟,佛陀、菩萨、阿罗汉所悟不同,而称有差。”

“大师之意,渐修渐积乃顿悟之前提,没有修持何来顿悟。”谢瑍接口问道:“若无顿悟,修持即无果。且因各自所悟不同,成就果位亦不同。故一悟即圆满,不可得。万法因缘而起,子明是否可以认为,悟因修缘而起,无修即不得悟呢?”

“都督认为是这样的吗?”鸠摩罗什道。

“然也。”谢瑍道:“子明以为修持才是悟之因,乃悟之缘起。即使此刻悟了,不代表就没有下次的悟。成就罗汉果位,不代表就不能继续开悟菩萨果位。亦即,此悟非悟非非悟。就如我们认识到了水可以变成冰,我们仍然可以认识到水可化作云气,我们还可以继续更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即使我们现在并不知道水是什么组成的,又是如何形成的,但不代表我们以后无法知道。而那个所谓不用修持,我心即佛之顿悟,其实就是我相我执。你说对吗,什大师?”

“阿弥陀佛。”鸠摩罗什并不言语,双手合十高诵佛号。

谢瑍见状,心中一笑。鸠摩罗什的话越来越少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我外婆是武则天 霹雳奇缘之别样人生 (修仙)升仙道上多逢君 徒弟,为师回来宠你了[重生] 战能苍穹 我继承了诸天执法局 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 王爷,你的王妃有毒(神医丑妃) 反派的恋爱素养 [HP|哈利·波特]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