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谢瑍看到鸠摩罗什颜色不断变化,心中巨惊。一转眼就明白,应是自己的问话,触及到了鸠摩罗什的核心处。想鸠摩罗什出身高贵,自幼聪慧,年纪轻轻就成为佛学大师,得四方敬仰,没想到中年之际连遭重挫,不但接连破戒,而且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子问得无言以对,心中不生魔障的话,简直就成圣人了。
所以,谢瑍当头棒喝。
这一声可非同小可,这可是先天丹田气。
鸠摩罗什浑身一震,一下子从回忆中回过神来,那些幻象也消散无踪。他涨红的脸色和表情恢复了自然。
“多谢居士为什驱除魔障!”鸠摩罗什回过神来,合掌施礼:“相救之恩,容什后报。”鸠摩罗什自然明白,自己因为佛心动摇,产生了心魔,如果不是谢瑍及时唤醒自己,不但自己佛心难保,恐怕连命都可能出现问题。
“大师言重了!”谢瑍急忙抱拳还礼道:“此事因瑍而起,自有瑍止。尚请大师莫怪子明唐突。”
“居士磊落宽厚,有提携之恩,什自学佛不精,致生心魔,若非居士当头棒喝,焉有命在。”鸠摩罗什单掌一竖:“还请居士不吝赐教。”
“大师,还是先回休息,以后再聊不迟。”谢瑍担心鸠摩罗什的身体。
“无妨。”鸠摩罗什微微一笑:“居士强健,什也没有那么孱弱。请居士赐教。”
“好吧,大师。不如我们席地而坐,细细说来。”谢瑍指着一旁的平地道。
鸠摩罗什微微颔首,心中明白谢瑍还是担心自己的身体,所以才提议坐下细谈。
“就依居士。”鸠摩罗什点点头道:“居士宅心仁厚,推己及人,善莫大焉。”
“大师请!”谢瑍先抱拳,后伸臂延请道。
“大师,可记得昨日我们谈到‘道德经’?”两人坐定,谢瑍轻声问道。
“自是记得。”鸠摩罗什道。
“老子言‘道可道,非恒道’,意思是什么?‘道’这个东西如果可以表述的话,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或者说,‘道’可以效法遵循,但这个‘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谢瑍尽量用易懂的口语向鸠摩罗什解释道:“也就是说‘道’这个东西是因着人的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等会发生变化。我说的明白吗?”
“明白。居士之意,道可法,道亦变。”鸠摩罗什点头道:“可‘道’是什么,居士依然未讲明。”
“大师睿智。”谢瑍一笑道:“因为‘道’可变,所以‘道’不能用凡常表述。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道’就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
“宇宙是什么?规律又是什么?”鸠摩罗什追问道。
谢瑍轻轻摇头,心中暗叹,这样问法真的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