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兄,其实我当时急着试制水泥,是想为了修桥。”谢瑍道:“当时我初到广陵,大江对面就是建康,直线距离不过二百里许,可是来往一次至少两天。如果在大江之上架起一座连接两岸的大桥,那就方便多了。就像这金城关边的大河一样,在这大河之上建一座桥,不但再来西域方便得多,更重要的是传递消息更快,有利于朝廷对边远地区的控制。这可不仅仅是一座桥-交通桥,更是中原地区和各地的重要连接纽带。想一想,我们可以在大江大河之上架起横跨江河的大桥,可不正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吗?这是何等雄伟的事业,这是多么壮观景象!”
“是啊,大都督。”墨羽道:“有了水泥,再有了钢筋,我想架桥真的不远了。”
“既然已经试验好了,你就着手准备吧。钢筋我建议使用螺纹钢,就是我以前跟你说的螺杆螺母上的那种螺纹,可以大大提高刚才的强度,适合建筑工程使用。”谢瑍道:“水泥呢,怕水,也害怕潮湿。一旦潮湿板结就报废了。所以,首先你要在此地建一个大大的仓库,要防潮防雨;然后还要用铁条作钢筋,就算是民居可用用竹竿代替钢筋,也需要收集竹竿。当然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出足够的水泥来。但水泥烧制粉尘污染严重,要注意工作人员的防护和安全。鉴于此,水泥首先用在边城防卫工事和桥梁直道的建设上,而且烧制水泥需要有当地政府的批准,要远离城镇生活区建设。”谢瑍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危害,所以忘不了提前告诫墨羽:“如建设工程,我建议首先做工程预算,全面计算某工程的工作量和原材料消耗。譬如关前这段大河有80多丈,你要预算一下用多少水泥,多少沙子,多少碎石子,多少钢筋或竹竿,需要人工多少,需要设备几台,需要银钱几何……是直桥还是拱桥,桥宽多少,分几个车道,车道和人行道是否隔开,如果是盲人,能否自动指引道路,中间要多少桥墩,桥墩多高多粗,如何制作和安装桥墩,两端的桥头可以早安装好。你最好找造过桥的工匠一起商定。还有,要考虑如何制定法律,规范行人车辆,能使得交通安全顺畅有序。这也是地方州府以后的一件政事。”
谢瑍一番话,说得墨羽目瞪口呆,大将军一直说他自己外行,却原来大将军考虑的比自己全面的多。不但有许多专业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都没听说过的东西,连行人车辆通行都要有法律?道路竟然可以分人行车行还有盲道?……
墨羽真心服了。
“大将军,您太厉害了!我看你比我们都想得多啊。”墨羽抱拳道:“还请大将军示下”。
“其他的你们考虑,特别是有关交通法规,要多多征求各方意见,先拿出一个草案。至于造桥,我以为能做直桥,就不做拱桥。”谢瑍道:“跨度较小的桥,做拱桥可以不用桥墩,这样大跨度的桥,如果用拱桥的话,强度很难做到。我不是专家,墨兄还是多跟你的工匠们去研究吧。”
“诺!”墨羽立刻答道:“大将军,您说的在理,我即刻安排。”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水泥不能在冬天施工。”谢瑍笑道。
“啊?”墨羽道:“我还想冬天在冰上架桥呢。”
“墨羽啊,冬天你要凿冰放桥墩,方便吗?”谢瑍问道。
“也是,我还是回去告诉大家,一起想办法吧。”墨羽道。
“这就对了。”谢瑍笑道:“你去吧,别忘了尽快做出钻孔的机器来。”
“诺!”墨羽抱拳施礼而去。
墨羽走了,谢瑍这才带了姜孝去作坊检验他的□□。
姜孝早就对他的大少爷这几日不辞辛劳的制作起了好奇心,看到谢瑍取了少量□□放在纸上,来到室外,闭上房门。
谢瑍把纸张沿中线一叠,□□就到了中间,摊成细细的一道,平放在一块石头上,将□□示意姜孝引燃。
姜孝把火捻子靠近□□,但火捻子太粗,很不方便。
谢瑍摇摇头,接过姜孝手中的火捻子,吹了吹。从一旁捡起一根很细的木条,用火捻子点着,亲自去点燃□□。就见火光一闪,“chua”的一下,□□就沿着折痕极快地燃了过去。因为纸张的问题,留下了些许焦痕,但谢瑍已经大喜过望了。
效果相当不错。
看到谢瑍满脸喜色,姜孝不明所以,刚要问,就见谢瑍看着他说:“守礼兄,成了。”看姜孝还有些不明白,谢瑍又道:“这几日你一直跟着我,知道如何操持。可别小看这东西,用得好造福苍生,可万一……不说了,我们做个试验你就知道了。”谢瑍正和姜孝说着话,就听天空中远远传来一声沉闷的雷声。
循着雷声,谢瑍抬头看看天,果然是六月天孩子脸,这还骄阳当空呢,看看大雨将至。谢瑍摇摇头,指导姜孝继续准备试验的东西。
屋外,不一会儿,唰唰的雨声弥漫了世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