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慕容垂设计黄河岸,姚子略乔装报父仇(4)
窦冲回到大营细说所以,众人听罢,都看着慕容垂,佩服他的判断。慕容垂点点头,并未露喜色,见众人都看他,方道:“乞伏国仁诈降自不必再说,但还有一种可能,如果乞伏国仁偷袭我等一部,我们各部之距,救援不及,可能为其所乘。其携大胜之机而逃之夭夭,我们可就有愧都督所派了。”
“乞伏国仁岂如此不明也?”慕容柔道:“大势在晋,一眼便知,纵强用兵,不畏死而附者几何?”
“乞伏国仁有枭雄之姿,岂不明乎?然犹施诈降一而再,再而三,何也?”慕容垂道:“一己之私利也!而天下大势,岂区区兵卒能识?不过因其利而导之,为其利用赴死耳。”
“既有此险,我等当兵合一处才是,只是都督的将令…”杨定言道。
“现在不过卯末,快马立刻飞报都督。”慕容垂道:“同时。我军正好借着后撤合兵,但不是四合一。某以为如此这般……”
众人听罢,连称妙计。窦冲带着两名随从,一人二马,回报谢瑍。慕容垂等人按照计议,开始撤兵。
乞伏国仁听说进军已经开始后撤,脸上露出一道冷笑,细长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凌厉的杀机。
南安离勇士城约有一百多公里左右,快马加鞭也要4-5个小时,窦冲等三人马不停蹄地赶回南安,向谢瑍汇报了两次入城的情形以及乞伏国仁的表现。谢瑍听罢,方知有些出乎意料。在听了慕容垂等人的的应对后,笑道:“道明不愧名将,应对得当。你们先下去休息,本督点起精骑,你们带路立刻赶往勇士川,让乞伏国仁知道,他错的是多么的离谱。”
慕容垂这一撤,足足南撤了60里,然后合成了三个大营,中间扎做主帅营帐,两翼呈拱卫之势,就像一个张开的嘴巴,等待着什么。慕容垂知道撤离过程中,一定被乞伏国仁窥视,所以故意示弱,这时候乞伏国仁才明白,四路大军不过两万人马。他感觉自己被藐视了。乞伏国仁十数万之众,除了妇孺老弱,凑个5-6万人还是可以的,但在安定被邓渊的大水冲灭掉了万余,现在还有四万左右,所以他不想跟谢瑍硬拼。自从他感觉谢瑍悄然来到此地,他就觉得上天赐给他一个扬名天下的良机,打败了或者抓住了谢瑍,这是如何惬意之事呢。
慕容垂给乞伏国仁挖了好大一个大坑。所谓的主帅营帐,只有个空架子,里面遍布路障、马索、堑壕,相连的军帐内堆满了易燃之物,一旦进入其中,营门一落,就呈关门打狗之势。而两翼军营内并不比主营差,只是有少量军兵,一旦敌人来攻,不用抵抗,引诱敌人深入即可;真正的主力都潜伏在了四下,准备伏击偷袭之人。而慕容垂的希望是在谢瑍身上,就看谢瑍能派多少人来,再有两万人,他就能把来犯之敌包了饺子,而且不乏攻城之力。
乞伏国仁将自己的意图向群臣明示,自有他的道理。
只有搞定了谢瑍,才是一劳永逸之法,又可以涨军威扬己名,固立国之基,一举数得,这个险冒得值。但同样,如此孤注一掷,一旦失败,也就失去了机会,甚至还要搭上性命。
他的弟弟乞伏乾归,首先表示赞同。乞伏乾归此人,史载雄武英俊,深沉雅正有度量。晋书载记:“乾归智不及远而以力诈自矜……国仁骁武,乾归勇悍。”说这个人有勇无谋,而且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不已。实际上,笔者认为乞伏归乾不那么简单,他在西凉、苻秦、姚秦之间反复,俄而又复国称王,能自保二十余年,决非易于之辈。史书上的东西,也要辩证的看。
有人可能不太同意笔者的看法,但史载公元400年,其大败于姚兴,逃回苑川与众臣有这样的对话:“吾才非命世,谬为诸君所推,心存拨乱,而德非时雄,叨窃名器,年逾一纪,负乘致寇,倾丧若斯!今人众已散,势不得安,吾欲西保允吾,以避其锋。若方轨西迈,理难俱济,卿等宜安土降秦,保全妻子。”群下咸曰:“昔古公杖策,豳人归怀;玄德南奔,荆、楚襁负。分岐之感,古人所悲,况臣等义深父子,而有心离背!请死生与陛下俱。”乾归曰:“自古无不亡之国,废兴命也。苟天未亡我,冀兴复有期。德之不建,何为俱死!公等自爱,吾将寄食以终余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因为我才具不够才到了现在的样子,你们就投降保命吧,我要去允吾(金城)了。众臣的回答是我们君臣形同父子,愿意与您同生共死。
乞伏归乾最后这段话可谓道尽历史兴衰: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衰败与兴旺都是命定。假如上天让我不灭亡,希望还有复兴的时候。还没有立德建功,为什么要一齐去死!你们保重自己,我要去依附别人生活以了此一生。这话绝非一个一勇之夫能言。
有了兄弟乞伏归乾地支持,国仁很高兴。于是调兵遣将,集中城内人马,准备夜袭晋营,妄图一战而决胜负。左右相及辅国等人相劝,皆不听。乞伏国仁心道:你们投降,不失官位,和现在没什么区别,我要是降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说到底,还是怕自己没了地位。
如此疯狂的做法,也只有乞伏国仁能做的出来。如果是日后归乾当政,或许采取的又是另一种方式了。但情势不同了,归乾那时西凉、苻秦、姚秦、大夏、北魏虽各有地盘,但一统之势未成,自然可以在各国之间摇摆取利。目前形势下,要想立国,乞伏国仁的做法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可惜现在他的实力还是相差太大了。
再说姚兴,辞别了谢瑍,回去召集旧部,约有两千余人,都是精壮之士,皆着孝衣,发兵北上。得到晋军南撤的消息,派人探听消息,姚兴暗自思忖,已知国仁诈降。乃暗屯兵于勇士城东北30里(今贡井西南40里),派出便衣暗探,以求获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