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一响,谢瑍的千人队立刻转换队形呈三角锋矢阵,如一支箭直冲而去。姚兴的兵马顿时向两侧分开,锋矢阵开始扇形旋转,转成十人一组攻守均衡的圆阵,十个小圆阵又组成一个百人大圆阵,不一会儿就形成了十个百人圆形大阵。姚兴的兵马很快就被分割包围在各个圆阵中,随着圆阵的转动,越来越多的姚兴兵被击中,退出比试。
不到半个小时,比试就结束了。姚兴看着自己的精兵全军覆没,而谢瑍方紧紧退出了不到二十个人。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着,根本就不信差别如此之大。而且他的精兵就个人能力而言,绝对不会比谢瑍的人差多少,可是结果却是惨败。
毛秋晴看得是喜笑颜开,姜信五人第一次观看这样的对决,也是大开眼界,只有姜孝平静如常。
“姜大哥,你一点都不奇怪么?”毛秋晴问道。
“奇怪什么?这类似于表演的比试,比起真刀真枪地拼杀差远了。”姜孝道:“邺城之战,慕容垂八万大军,谢都督一战而胜之。那会儿我军训练的时间还少呢。后来幽州强训数月,并改军制设政将。现在训练越发正规,又经过了多次战役锻炼,胜是必然的。要是败了才怪。”
“这么说,姚子略岂非白费了心机?”毛秋晴道。
“也不能这么说,他只是要证明自己。”姜孝道:“显然,他找错了对象。”
在姜孝他们轻言相谈之时,姚兴来到了谢瑍面前。
“先生军阵果然非凡,我的人确非对手。”姚兴道:“既如此,子略只好请都督亲自指教马上功夫了。”姚兴看谢瑍在马上的姿势,虽然闲适,却不像擅骑之人。姚兴自幼习练骑射,自不是弱者,故此姚兴想在马上找回点面子来。
姚苌这个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却很注意培养他的儿子,每次出征都留姚兴守长安,死前曾言姚兴:“汝抚骨肉以仁,接大臣以礼,待物以信,遇黔首以恩,四者既备,吾无忧矣。”所以姚苌死后,姚兴继任后秦国主,多记此言,为政尚好。虽然后来姚兴崇佛昏庸,多有谬误之举措。
“子略兄,此前说好一战而决,岂能言而无信。”谢瑍道。
“阵战已毕。”姚兴道:“子略欲请先生马上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姚大公子,输就是输了,输不起就不要比。”毛秋晴早就看着不顺眼了:“哪有硬缠着别人比武的。毛某不才,愿意领教阁下马上功夫,想和都督对阵,先胜了我再说。”毛秋晴策马来到谢瑍身前。
“都督,请允准我等出战。”见毛秋晴主动请缨,姜信等五人哪里肯落后,都抢上前来向谢瑍请战。
“子略兄,毛贤弟,还有你们弟兄五个。”谢瑍挨个点名道:“胜负已分,何必再比。”说着谢瑍往阵中走去:“我知子略心高,请跟我来。”谢瑍说着,缓缓走向方才交战之处,一伸手,从地上摄来一把短刀,递向姚兴。
姚兴见谢瑍隔空摄物,心下震惊不已。看到谢瑍将刀递来,伸手去接,手握刀柄,却如何也拿不到手中,那刀似乎粘在了谢瑍手上。姚兴这才明白,谢瑍为什么不和他比试,不是不敢,而是给他留面子。如果他听说过谢瑍于上邽州衙堂上碎盾的轻轻一掌,早就服了。可是,人往往都是不信邪,不是亲见,总有怀疑。这就是所谓“不到黄河不死心”吧。
谢瑍轻轻运转太极之力,正在惊愕的姚兴就觉得刀自动落入他的手里。“还请子略兄回州衙一叙,还有要事相告。非要比试的话,来日方长。”谢瑍见目的达到,开言道:“到时候子明奉陪到底,子略兄,请!”谢瑍伸手虚引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