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州衙、三老、豪门以及众多黎民的期盼里,晋军终于进城接防秦州。
所谓期盼并非虚言。
想谢瑍十数万大军,漫无天际,虽然听说谢大人军纪森严,但谁也没亲身领略过不是?就在城外虎视眈眈,这份压力太大。看他们城外扎营,一丝不乱,确然军纪尚好,还不如赶紧进城,也免得再生枝节。
秦州军按照晋军的要求,开出城外接受整编。
晋军接收城防完毕,谢瑍终于带着他的新政大军进入了秦州城。
头前是五百精骑和刀盾手开路,两侧是五百精骑弩手,中间是新政人员和谢瑍以及他的亲随侍卫,最后面是站成方队的三千骑兵。谢瑍必须要给这里所有之人一个信号,那就是他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他的政令是不可敷衍的。
这些人哪里见过如此阵势。三千人的骑兵方队不多,相比谢瑍誓师的数万兵马的方队,不值一提,可对秦州人来说,他们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纪律严明的铁军。服饰一致,步伐一致,号令一致。最前面是指挥官,坐下宝马,身着将服,手中执棒,肋下佩剑。指挥官后边是三名旗手,执三色旗,分别是黄绿红。他们身着军礼服,肋下佩刀,一样的白手套,各执一色。再后边是大队骑兵方队。同样是一例的军服,□□宝马良驹,肋下□□宝刀,一个个腰板挺直,精神抖擞。
王统、秘宜、姜延等人,早就满头冷汗了。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若不投降,与这样的大军相抗,那就是老寿星上吊(找死)了。
姜延很快就发现了那个少年将军身边的姜孝,心下巨震,这就是当年那个二小子吧。没想到出去混了几年,竟然投到了大晋谢氏门下,看来得好好跟族老们谈谈了。
秘宜曾在南安组织数万人进攻乞伏国仁,被击败后,一直想报仇雪恨,见晋军势大,这才干脆投降,准备借着晋军对付乞伏国仁。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谢瑍对于一切不自量力擅自称王分裂国家的家伙,都不会有好感,后世苏联解体就是个巨大的教训,当然也是一个巨大阴谋的成功。但秘宜看到谢瑍的军容军姿以后,就不再敢有什么分外之想了。这就是绝对实力的威慑。
就在诸人各怀心思之时,忽听一道陌生的旋律从队前响起:
“准备好了吗?
预备唱!”头前的指挥官高声喊喝。
顿时,秦州的上空,响起数千人的大合唱。
“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大地的主人
一定是我们
神州在召唤我们准备着……
兄弟们啊
姐妹们啊
我们的未来必定无限好
将来的世界
必定是我们的
那是我们的美丽家园……”
雄壮的歌声,明快的节奏,伴着行军的步伐,一种恢弘的气势油然而生。不管是那些旁观的百姓还是随行的官吏,都被一种叫做感动的气息充满着,心底涌起久违的冲动。
谢瑍没有去府衙,而是直接去了校军场。
踏着歌声,仪仗队进入天水校场,立定。
歌声嘎然而止,队伍鸦雀无声。
官府的官员没想到的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根本没人驱赶,但百姓们自动留出了大道。谢瑍下了马,缓步走上了高台。那些官吏、三老什么的,按照谢瑍的安排,也都上了阅兵高台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