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慕容垂分麾惊周寇,谢子明放歌信天游(2)
谢瑍信马由缰,等着后面的大队人马。
靖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山连山,沟接沟,按地形地貌分,北部为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非常平均。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最高点在中山涧镇水路畔村的大墩山,是芦河、红柳河、大理河、黑河、杏子河和周河的发源地;海拔最低点在红墩界镇的白城则,也就是统万城旧址。统万城的选址很有意思,自白于山而来的红柳河自南向北环其西,无定河横其北,芦河在其东,芦河衣内还有一条河自无定河流出向南转西,几乎整个统万城被水天然环绕。
对于陕北,作为华夏一员,无人不知。老一辈是因为那里是红色革命的摇篮,新中国的创造者们在那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坚持斗争;对后生而言,那里贫穷,那里有陕北秧歌,靖边剪纸,那里有一种土的掉渣的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其实不能算是陕北的专利。她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确切地说,它是一部用陈旧的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坡黄水水黄沟沟黄沙沙黄道道里孕育的一朵奇葩。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信天游的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的比兴手法见长。这就是陕北民歌。无论是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还是内蒙的爬山调,均如此。在当地也称为“酸曲”,因为大部分民歌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望着千山连绵,一望无际,与前世浑不相似的高原,回首巍峨不屈的万里长城,谢瑍突然就想喊上两口。可是一开口,却是很早的一首流行歌曲《黄土高坡》: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哦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日头从坡上走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
祖祖辈辈留给我
留给你我一望无际唱着歌
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哦哦哦哦哦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日头从坡上走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