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骢马城谢子明挑马,秦直道毛平波纳言(4)
谢瑍等人对太史庸挥手,看着太史庸远去的背影,想到他早年被迫逃离桑梓,此后撇家舍业跟随自己征战疆场,现在独自一人没有可以安身之家,谢瑍突然有感吟道:
“万里辞家事鼓鼙,扬并驿路长安西。
江春年年盼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辞别家人万里征战,一路上从扬州到并州,现在又去长安以西。江南的春景(指家乡景色亦暗指娇妻)一直期盼着你回家,可为了国事,你不但归不得,还要孤身前往敌区。我却只能在青青的草色里再次与你相别。
眼见一人三马卷起一溜烟尘,渐行渐远。又听谢瑍赋诗送别,众人心中都有了怀念之意。
调转马头,一行人俱沉默着。
信马由缰中,北风忽来,让人不由一颤。
“大少爷,我们得快点走,不然回家就太晚了。”还是姜孝这个大管家开口了。
“不用担心,现在我们可是一人带了三匹马,比来的时候能快很多。”谢瑍说着,看看天色,大概有三点左右的样子。
“也是。我们还没享受过这种精锐奇兵的待遇呢。”李释道。
“哎,你们都带了三马,我怎么办呢?”毛宁道。
“哎呀,怎么把小兄弟给忘了呢。”李释咋呼道:“我给你问问大少爷。”
“得,李兄,我自己听不见呢。”谢瑍微微摇头道:“小兄弟,如今兵荒马乱,你年纪又轻,一个人外出家里人不担心吗?我劝你还是赶紧回家的好。”
“我可是有事要做,办完事我就回去。”毛宁道。
“你们家人还真是宽心。”谢瑍调侃道:“你不会是偷跑出来的吧?”。还真让谢瑍无意说中了。
“你才是偷跑出来的呢。”毛宁有些心虚道:“让我跟你们同行吧,我保证不添乱。”毛宁保证道。
“哼,你能添什么乱?”李释不屑道:“我倒是真想看看又不开眼的打劫我们呢。”
“你有病!”毛宁瞪了李释一眼,四下看了看,除了他们几个人,还真是没有什么人。
“兵荒马乱的,毛兄弟还是小心些的好。”姜孝毕竟年龄大点,赶紧止住了两个人的互掐。
“那就同行吧。”谢瑍开口道:“但你总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哪儿,我们是否同路还未可知呢。”
“代来城。”毛宁回答的特别干脆,心里话早就该问了,现在才问,看来根本没把自己当回事:“你们呢?”
“倒是同路,那就没问题了,一起走。”谢瑍道。
“你们是代来城的啊,那我跟你打听个人。”毛宁喜道。
“哦?什么人,我们到代来城时间不长,未必能认识。”谢瑍有一搭无一搭的应付道。
“这个人名气很大,你们肯定认识的。”毛宁很自信的说道。
“哦,那你就说罢,这个名气很大我们肯定能认识的人是谁。”谢瑍调侃道。
“这个人,据说是一个年轻人,不但武功极高,而且文采据说无人可比。”毛宁说道。
“无人可比?”谢瑍蹙眉自语。
“什么无人可比,这你也信?”李释不屑道:“刚才你也看到了,我们大少爷出口成章,即刻赋诗,不说文采,就说那字……我们大少爷都没夸此海口,什么人竟敢如此狂妄,敢称无敌?别啰嗦,就直说是谁。”
“李兄何必如此挤兑本公子?是不是想比试一下?”谢瑍笑道:“不过李兄此言倒是有些道理,世上之事确是有些不实之事。”谢瑍道:“很多是些名不副实的西贝货,骗人的。”
“这位萧大哥文采武功,小弟已然领教了。”毛宁道:“的确非同凡响,平波仅见。”
“哈哈哈……”李释哈哈大笑道:“平波仅见?你才多大,见过多大世面?不过,小子你眼力不错,比大少爷厉害的人,我还真没见过。”
“李兄,你就消停会儿吧。”谢瑍只好开口道:“毛兄弟,传言这类东西,不可轻信,但也不必较真。所谓空穴来风必有因。不可尽信也不能不信,这需要用事实来验证。如果没有条件验证,那就当做听一个故事也就罢了。”
“萧大哥,我就是不怎么信才来找他比试的。”毛宁道。
“比试什么?”谢瑍问道:“武学?还是闻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