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骢马城谢子明挑马,秦直道毛平波纳言(1)
河州,州衙。
苻登跟着毛兴,一路快马加鞭,赶回兴晋。
毛兴坐在案前,已经安下心来。实际上一路之上毛兴就有了猜测。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
毛兴人老成精,想到自己的女儿英武不让须眉,骤然得知有一个武功高强之辈,还是年纪轻轻的后生,自是生了比试之心。特别是要嫁给苻登的传言四起,自己竟不曾制止,如果说毛秋晴还不知道自己并未拒绝,那就真傻了。看来女儿对这门婚事并不赞成。可如今晋军气势汹汹,有席卷之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苻登虽才具有限,品性有瑕,但毕竟勇武,尚可一用。唉,少不得委屈她了。
毛兴本来是想,等连纵事成,再考虑将女儿嫁给苻登,现在看来得提前了。这才是人算不如天算,瞧人家苻登这小子的桃花运。
长安,未央宫。
慕容冲得到消息,河州毛兴以苻登为使,四处联络陇西陇东豪杰,准备抵抗谢瑍大军。难道毛兴不知道晋阳已被谢瑍攻破?还是故作声势迷惑人?以毛兴老奸巨猾的个性,怎会和晋军死磕?
不管如何,慕容冲还是将消息写好,派人送往代来城,希望谢瑍有所提防。不过,实情却真让慕容冲猜对了,毛兴他们还真是不知晋阳失守、苻丕降晋之事。
江南早已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暮春景色。
也许是前线不断传来的捷报,春末的建康城内,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行人昂着头,脸上带着笑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城内的店铺和买卖人也越发多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太极殿内。
孝武帝接到收复晋阳的捷报,立刻召集众臣朝会。
众朝臣闻此大捷,一片称颂之声。又闻刘牢之将亲自将前秦天王群臣押解来京觐见皇帝,自然更是雀跃。有的老臣得知大秦举国投降,竟然失声痛哭。多少年了,朝廷一直被江北压着。现在搬掉了这个最大的石头,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喜极而泣此谓也。
沉寂了许久的司马道子,在明白自己大哥的想法后,已经不再明面上诋毁谢瑍和北伐,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在江南各地安插人手。此时得知苻秦投降,再也没有别的借口,遂乘机进言,通告天下,搞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以振国威。
孝武帝也有些飘飘然,前秦曾经何其强大,三年前百万大军饮马长江,几欲唬死众人。若非自己决意抵抗,又有谢氏鼎力挥军,岂有今日之捷。司马曜对自己的识人用人相当的满意,这个谢子明也是相当的争气,现在指摘北伐的几乎没有了,就连他这个弟弟也配合起来,至少表面上如此。听到司马道子的进言,正中心怀。刚要答应,下旨举办受降仪式。
王献之和谢玄早就接到谢瑍信函,相视一眼就要奏本。
就在这时,一位老臣出列禀道:“启奏陛下,亡国之悲莫甚。此其时也,其于我朝乃大幸,其于秦则大难。我正朔□□,素以仁孝为本,切不可以此献降大举盛仪,当微其势,弱其声,安其心,以示我朝仁德,以彰陛下胸襟:如此之捷,微不足道耳。”
“微臣附议。”中书令王献之出列施礼道。
“微臣亦附议。”谢玄自然也力挺。
孝武帝一愣,心下已然明白。必是谢瑍之意,心下顿时有些警惕起来,难道说还不到大张旗鼓的时候?
“微臣附议。”一时,两厢臣工俱附此议。
若不是这老臣乃是孝武帝的身边之人,他还真疑心是谢瑍捣鬼呢。这个老臣是谁呢,就是前文说过的徐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