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帝的询问,太子这边已经按耐不住,就害怕越川说出个人来,皇帝就同意了,毕竟赈灾这种事,也不是非得这几人来做,而更有经验的人,朝堂上不乏几人。
“父皇,皇弟向来对朝中之事不懂,只怕朝中的大臣都不认识几人,您这么问他,他也怕说不出来。”
太子先行一步截断了越川的话,若是越川真的说出谁来,大可定他一个欺君之罪。
然而太子的挤兑丝毫没有让越川退缩,挺身就道:“太子黄忠所言极是,儿臣的却不认识朝中的大臣,然而有一人,儿臣还是知道的,并是当年治理水患一事的淮王,那一年灾情严重,淮王亲力亲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得万民歌颂,儿臣自然也有所耳闻,如今赈灾一事,又同水患有关,因此,儿臣认为,淮王是最好不过的人选,比起太子皇兄举荐的几位大人,淮王当仁不让。”
越川昂首挺胸,句句在理,话音落下,也是得了百官之中刚正不阿的官员的拥戴,纷纷点头同意越川的话。
皇帝也听的认真,随即点了点头,认真道:“确实如此,当年水患一事,淮王处理的极好,倒是朕忘了朝中还有淮王能当大任。”
皇帝话音落下,淮王已是快步走到殿中跪下,气势磅礴道:“吾皇信任,臣定不负所托,将赈灾一事处理妥当。”
皇帝还没有下旨,淮王已是谢恩,几句言语,哄的皇帝也觉得他是最好不过的人选,满是笑意的点头。
“好,此事就交由爱卿,朕就等着给爱卿封赏。”
“为陛下分忧,乃是臣的分内之事,不敢邀功。”
只见几句话,皇帝就定下了赈灾一事交由淮王,太子一党自是不满,尤其是跪于殿中的几位大臣,他们本意就是在此次赈灾中大捞一笔,却被淮王截了胡,心中都是恼怒。
“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交由淮王不妥…”
太子忍不住力争,这样的好差事必须落在他的人手里。
“不必多言,朕这就下旨。”
皇帝抬手,制止了太子要说的话,直接让贴身太监准备笔墨,写下旨意,见状,越川和淮王对视一眼,默契的点了点头。
圣旨交到了淮王手中,两人都松了一口气,为了黎民百姓,这一场,也值得!
看着旨意已下,太子的人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太子的心情也是极差,散朝之后,冷冷的看着淮王,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句。
“本太子也等着看淮王将赈灾一事处理妥当,可莫要辜负了父皇的厚望。”
“太子殿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淮王轻飘飘的挡了回去。
太子冷哼一声,扬长而去,越川走到了淮王身边,轻声开口。
“此事,多亏了你,不过,只怕也给你惹了大麻烦。”
淮王轻笑,丝毫不在意:“只要能替百姓谋得福利,麻烦又算什么,身居此位,自然要为百姓着想。”
越川点头,对于淮王的人品也再次钦佩,若是为官者人人都能如此,这天下,定然能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