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斤到三斤重的各类鱼要的多些。
小鱼苗投放在两个偏小的鱼塘之中饲养,其余的成熟鱼种投放在了其余四个鱼塘之中。
为了记录方便,鱼塘做了标号。用的是阿拉伯数字1-6来代替。
投放鱼苗以及鱼之前,水中的水葫芦全都被捞出,其他的水草倒是依旧栽种着。
同时,各个鱼塘内还放入了大小不等的泥鳅。
如此安排下来,一忙活就到了天黑。
“姝唯,这些水葫芦怎么办?”
孟国志问道。
“清洗干净,把根去掉,可以当蔬菜炒着吃。跟大家分一下就可以了。”
“能吃?”
“嗯,可以,二哥,你先弄一些回家,我炒一下给大家尝尝,这样一来,大家心里也就没了顾忌。夏天吃水葫芦挺好的,预防中暑,清热解毒。”
孟国志连连点头,“好好,我这就去处理。”
水葫芦量大,随随便便抓了几把就够全家吃的。
清洗之后顺便把根拽掉,拿回家配上作料直接炒就可以。
孟姝唯让孟国志把乡民们叫来。
很快两盘子同时出锅。
也不多分,一个人只尝一口,觉得好吃的就去鱼塘边上自己拿水葫芦带家去。
觉得不好吃的,可以不吃。
清炒水葫芦不用太多技术,味道说不上佳肴但却也算可口。
这东西说是白送,不管是吃过还是没吃过的都去鱼塘那边拿。
看守着水葫芦的百姓也很尽职尽责,手里拿着提示牌匾,嘴里也一直大喊,“水葫芦根不能吃,一定把根摘下去!”
五百多在村子里的村民不多久便把那些水葫芦瓜分一空。
孟国志再次给小妹的聪慧竖起大拇指。
次日一早,付乐南过来找孟姝唯查看墙画的成果。
全村的外墙,历时三个月,仅剩下最后一堵没有画完。
那一堵墙是刚刚进村的第一家,付乐南想着让孟姝唯过去帮忙提提意见。
不然,这画笔颜料一上墙,想要修改可不是简单容易的了。
孟姝唯跟南羡初一起过去。
在付乐南的带领下,干脆从村子的最里面开始走,逐一观赏。
随风飘打动的大树,展翅胡蝶花间舞,雨滴落洒金色麦浪田园,一枝出墙红杏,一口破裂大缸,妖娆藤蔓,美女出浴,花鸟鱼虫,五谷丰登……
诸多画卷映入眼帘,每一幅都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
“付公子,这些比我形象之中的还要好,辛苦!”
孟姝唯道。
付乐南抿嘴一笑,“孟姑娘,前面还有,请。”
见他自信满满的样子,孟姝唯神色一讶。
莫不是还有什么大的惊喜?
才走几十步,前方一条长约四丈的墙壁上,白色打底,分别画着满车满仓的粮食、一男一女忙碌麦场、田间谷穗沉甸甸、戴着斗笠的村民弯腰插秧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时制宜,此乃天下百姓最憧憬的生活!”
付乐南道。
孟姝唯点点头,简约的笔触,澄净的画面,和谐的色调,诗意的风景,每一处都散发着深远的意境。
随即,孟姝唯道:“水墨丹青,浓淡相宜,古色古香,如梦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