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两个最终还是依依不舍的分别,等韩安阳离开回了家,韩安心想了想,返回身走到赵大娘家的院门前,敲响了院门。
院门打开,又露出赵大娘布满皱纹笑呵呵的面孔。
一看到赵大娘,韩安心脸上也绽开了笑容,从挎包里拿出几包滨城带回来的土特产,递了上去。
“大娘,这是我省城带回来的一些吃的,送您尝尝新鲜。”
赵大娘先是吃惊,接着被韩安心把几包东西塞进手里后,她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难为你这孩子,大老远回来一趟还记着给我捎东西。大娘谢谢你了。”
“大娘,您别客气,平时您那么照顾我们姐弟俩,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呢。以后韩安阳有个什么还请您多帮着照应一下。”
“那是自然的,你就放心吧。”
韩安心再一次谢过赵大娘,又婉拒了赵大娘让她进屋坐一会儿的邀请,便匆忙离开了。
赵大娘望着韩安心离去的身影,低低叹了口气。
这么懂事优秀的两弟妹,怎么就摊上那么对父母呢,真是让人心疼。尤其是韩安心,平日里韩大义稍有不顺心就打骂她,整个胡同里的老邻居没有不知道的,韩安阳虽然也会挨韩大义打骂,但母亲心疼小儿子会护着,韩安心就没有这种好运气了,甚至有时韩母心情不好还会跟着骂韩安心两句出气。
有时候想想这姑娘真不像是亲生的,倒跟捡来的孩子似的。
不过家里排行第二,上面有哥哥,家里唯一的男孩,又不是最小的,肯定就是最吃亏的那一个了。
只能感叹一句,这孩子真是投错了胎,生错了人家啊。不过好在念了农大,以后也算是熬出头了。
赵大娘感慨了一阵儿,拿着几包东西关了院门回了屋子。
韩安心离开赵大娘家,走出胡同走到马路上,一想到下一站要去的地方,她的眼底就掠过冰冷的寒霜。
下一站她准备去程,去堵程阳阳。
看看时间,再有半个多小时程阳阳就该下班回家了,这时候去时间刚刚好。
她早就打算好,必须先跟程阳阳摊牌,让程阳阳同意取消婚约。虽然她这一辈子根本就不想再见到那个人,但事情逼到面前,再不愿意面对的她也要强迫自己去面对。
站在一片簇新的楼房前,渐渐西沉的火红夕阳落在韩安心脸上,却融不掉她眼中冻结的冰霜。
这里的家属楼都建于七十年代末,一幢幢三层楼房一栋紧挨着一栋,楼房墙面上的红漆现下都还依然鲜艳,不是韩安心印象中那斑剥褪色的老旧模样。
九十年代初的这里,大部分百姓还都住在平房里,能住上楼房的少之又少。教育局的这片家属区已经算是平海最为高档的住宅群之一了,当初韩安心要嫁进这里时,身边可是有好多姑娘羡慕不已。
可就算能住进顶好的房子又如何,生活如不如意,并非看房子的好坏,而是得看自己过得幸不幸福。
她站在小楼的单元门旁,仰头看向三楼那扇熟悉的窗户,透过玻璃能看到窗台上摆放着几盆兰花和仙人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