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皮丘宝典(1/2)

沈飞教授的家是一个古典的北美风格的建筑。

建筑风格上参照了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的特点,组合式和塔斯干式相结合,拱券与柱式错位交叠。

门庭采用拱券式的构造,屋顶采用宝蓝色的穹顶,有着强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气息。

此时沈飞教授和马昪就在这宝蓝色的穹顶下的圆形客厅里,两人坐在宽大的沙发上。

马昪手里拿着那张好似皮革的东西,而沈飞教授则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马昪的面部表情。

马昪拿着皮革,目光刚辨认到第一行,心中便怦地一动。

因为他发现上面的字符非常熟悉。

再往下看去,却又发现皮革好些破损,文字残缺不全。

沈飞教授待马昪看了一会,忽问道:“你可识的这皮革上的内容?”

马昪踌躇片刻,沉吟道:“这皮革并不完整,加之生僻字太多,使上面的字句毫无逻辑可寻,我暂时无法贯通。”

沈飞研究这上面的文字几十年,其实已经颇有心得。

听到马昪语露为难之意,早已心痒难搔。

当即十分得意的接过皮革,逐一给马昪讲解起来。

原来这皮革上的文字是一封信件。

这信件的攒写者是中华古代一位隐士,他名叫周玄,自称逍遥子。

周玄在信中自述生平,原来他自幼家贫,恰逢乱世,母亲投军,父亲则带着自己前往当时城子崖以北的谭国投亲。

马昪知道,这谭国就是现今的中国山东济南,至于为何这周玄的母亲前去投军,却是费解。

只见沈教授指着皮革上面的一行文字,继续说道,

这周玄随父亲来到谭国投亲,周玄家的亲戚在谭国经商多年,颇为有些势力。

一开始两人寄居在亲戚家里。

后来在亲戚的帮忙推荐下,周玄的父亲在府衙内谋得一个文书的差事,渐渐也置办了些产业。

第二年在历山脚下买了一个小院,盖了四间瓦房,两人便搬了过去。

周玄跟随父亲住在历山头两年倒也太平无事,

到了第三年的夏天,一日中午,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过路的老道,倒骑着毛驴,经过周玄家门口想要讨一口水喝。

偏那周玄的父亲日里出去,只周玄一人在家,正在院内大树荫下避暑,见那老道求水,就请了进来。

那老道自称张果老,一边喝水一边端详周玄,喝罢将水瓢往井旁一扔,指着周玄抚须大笑,说周玄生有慧根,绝非池中之物,两人前生有缘,要收他为关门弟子。

恰逢周玄父亲访友回家,正巧将那老道堵在院中,直认老道是游方术士,专门沿途欺诈,见有独生小儿,就便掳走。

不由分说,一顿棍棒将那张果老打将出去。

自那张果老被打走后,这周玄日里也不见异常,依旧与邻里有说有笑,与常时一般无二。

不想十二岁那年,周玄父亲夜里吃酒沉睡。

这周玄突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将家中收拾的一尘不染。

又将水缸蓄满,复打了满满一车山柴,在院中码放整齐。

一切准备停当,周玄沐浴更衣,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去寻访仙人,朝着父亲的房间磕了三个响头,进入后山,飘然而去。

周玄爬到山顶,那张果老早已在此等候,原来那日就已约定,待周玄十二岁满在此相见,师傅俩携手而行。

自此周玄跟随张果老周游四方,潜心修道。

直到老道仙去,周玄方才回转家中与父亲相见,至此算起离家刚好也是一十二年。

父子相认抱头痛哭,周玄将所炼仙丹献与父亲服用,祛病强身,颇有功效。

周玄服侍父亲直至离去,彻底了却了这段尘缘。

周玄将屋舍交于亲戚代管,又独自回到大山中苦修数十年。

这一日,他坐在猕猴桃树下正在冥想,突然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正砸在周玄头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