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方才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一法。
“方才腾将军已经言明,不知各位有何看法”?释迦太子明知故问到。
“回太子殿下,末将以为,我们无需和谈,我天朝兵精将广,坐拥天下,南詹部国,乃偏安一隅,竟敢不尊神朝,我们应该直接踏平南詹,杨我神朝天威”。
此人说的慷慨激昂,神情激动。释迦太子不动声色,方才就是此人反对声音最大,却不想他刚一发问,便立马站出来反对。
“好,还有谁有其他看法”?释迦太子继续问道。这时候又有人站出来反对,说了一大堆道理,且理由均是一般,圣天神国,神圣不容侵犯,和谈有失国威,还有就是释迦太子乃是身份尊崇,不能前去和谈等。
总之,没有人公开站出来支持释迦太子和谈,全都是反对的声音,腾洪和武龙两人,也是未曾开口,两人都是老奸巨猾,在等最后的结果。
终于,释迦太子又发声了。他说到:“本帅方才思考良久,也是觉得先前有欠考虑,不宜由我前去和谈。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说到,“但和谈之事,乃是之前本帅与腾武两位将军定下的计谋,关系到本次南征之战的成败,乃是大事。
本帅方才也是思考良久,决定从尔等之中选出可堪此大任者,代本帅前去促成此事,如若失败,军法从事,释迦太子看着下方众将说到。
突然,先前主战的几位,也是一下子被搞得发懵,有点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他们不曾想过,会出现这种情况。
见众人无反应,释迦太子接着又问道:有哪位将军愿意替本帅前去?如果成功,计本次南征之战头功,加封万户侯。说完之后,他装作期待的样子,等待着众人自告奋勇。
但是此时,他的内心却是紧张万分,他在赌,赌众将没有人敢接此命令,如果没有人接令,那么就中了他的下怀,但是反之,他也就失去了一个说服众将。堵众人之口的机会。
但是,事实证明,他赌赢了。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人站出来接令,他们自认没有促成和谈的能力,那么如果接了命令,立下了军令状,却完不成任务,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清楚。
让他们上阵杀敌,冲锋陷阵,他们决不含糊,但是和谈这种事情,他们没有任何把握。
众将面面相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无人敢上前接令。一种自信,胸有成竹之感油然而生,释迦太子心之喜悦,觉得他距离胜利不远了。。
他的目的就是促成和谈,以避免大战造成更多的杀戮与罪孽。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父皇为何突然要对外发动战争,而且让他挂帅出征,他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有些事情他无法改变,他不去,还会有别的人去。
所以他应承了下来,他有自己的打算,要以自己的方式去避免杀戮,促成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