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是觉得这个掌柜似乎也没有太蠢,还知道将两种风格的菜名放在一起相比较一番看看。
但是小二接下来的话直接打断了她的这个想法。
那小二继续说道:“后来我们掌柜的见这位书生起的名字,这菜大受欢迎,于是便将店里的菜单全部都给改了,还特意请了一位教书的老先生来帮我们想名字呢,当时为了请那位老先生,我们掌柜的可是花了好大的价钱呢。”
小二说完,徐灵溪便立刻明白了。
大家之所以喜欢点那些文绉绉的菜名,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好奇心而已,而且作为第一个尝鲜的人也会有一股莫名的优越感。
比如,在这里吃了东西的人,尽管没有吃到好的东西,但是他却觉得自己吃的东西就是跟别处的不一样。
从这家餐楼里出去之后,可以随便跟人家吹牛说:“我前两天在这里吃的青龙过江,味道十分不错。”
得意于“青龙过江”这个气势恢宏的名字,别人不可能知道他只是来这里吃了一根葱,喝了一口汤,他们还以为这人是来这楼里真的吃了一条青龙呢,最最不济肯定也是吃了什么品种稀少的鱼类,口味鲜美。
所以,不看实物,单从名字上来看,是不是很有食欲?
因此,在名字刚刚换上的前两天,大家都是抱着猎奇、装逼的心里来到这里点菜,结果这掌柜的就以为是菜名起了作用,从某一方面来讲,菜名的确是起到作用的,但这菜名的作用也只是利用人们的虚荣心而已。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们的各种心理在作怪。
而这家的掌柜却以为大家都是因为这个菜名才会如此趋之若鹜的。
徐灵溪猜想,菜名的改变可能在当时给这家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营业额高峰,但是一旦等大家回过味来了,知道这些奇奇怪怪的菜名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了,这种神秘感就消失了,同时,客人们对菜品的好奇感也跟着消失了。
到时候就会变成这样的场景:
一个人得意洋洋的对另一个人说道:“我前两天在这里吃的青龙过江,味道十分不错。”
另一个人已经知道了他所说的是什么东西,就算是没看过没吃过,但肯定也听别人说起过,便可以直接怼回去:“不就是吃了一根葱,喝了一口水吗?这算哪门子的青龙过江?”
当然了,这一切也都是徐灵溪的凭空想象,可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主要是,随着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好奇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因为来吃饭的那些人总有一些喜欢炫耀的,这个炫耀并不是炫耀他来这里吃了饭,而是炫耀他比别人懂得多。
就好像在小镇上的时候,那些人总是喜欢在店里将一些荆北战事,以彰显他们懂得多,拿到的是第一手的消息,这种人其实哪里都有,也算是比较常见的人。
所以在金陵也是一样的,肯定会有人因为来这里吃了一顿饭,而跟其他人揭秘,这里神神秘秘的菜名背后所隐藏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