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坊里出来,刘桂英便迫不及待的拉着徐灵溪问刚才的情况。
“刚才怎么样啊?有没有跟你二婶好好说话?”刘桂英问道。
“放心吧娘,反正我们没打起来,再说了,我是去请人家来店里干活的,我怎么可能不好好说话呢?”徐灵溪有些无奈道。
听到她这样说,刘桂英便放心的点了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那你二婶说什么?同意了吗?”
“当然同意了,她一开始也担心能不能胜任呢,不过我跟她说了,来店里以后会有培训的,到时候跟着学一阵子就什么都好了,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情,娘你也是,不要对这件事情有太大压力,慢慢都会好的。”
听了徐灵溪的安慰,刘桂英感到心宽多了。
将刘桂英送回去,徐灵溪便迅速赶去店里,正好赶上中午头大家吃饭的高峰,徐灵溪去后厨帮着小红将订单上的菜品全都上齐了。
闲暇之余在前厅里面观察着客人的用餐情况,却听见有人在聊今天有人大婚的事情,徐灵溪凑近了一点,竖起耳朵认真听了两句,原来他们说的是曹钧和朱美珍的事情。
怪不得她在来店里的时候听见远处有敲锣打鼓迎亲队的声音呢,最近刚过完年,还没出正月呢,适合成亲的黄道吉日也多的很,所以最近几天镇上总是能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徐灵溪都怀疑这怎么天天都有成亲的人。
可能也确实镇上的一些姑娘们到了适婚年龄吧,毕竟过了十六还嫁不出去的姑娘即将面临什么大家都清楚。
听镇上的这些来吃饭的客人们说,自从这规定成亲年龄的法令颁发以来,每年过完年之后的正月,都会迎来一大波新人成亲,所以镇上的居民们对这些事情早都见怪不怪了。
徐灵溪这些天听着也都觉得习惯了,只是没想到,今天成亲的人竟然是曹钧和朱美珍。
店里的这些食客也都是老熟人了,朱美珍上次来店里无理取闹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店里见识过,从双方吵架的那些话里很轻易的就能得到各种信息,所以大家也都知道徐东海和朱美珍的事情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讨论起朱美珍和曹钧成亲的事情才变得格外小心。
但就算是再小心,还是被徐灵溪给听见了。
不仅如此,店里的徐东海和柳阮沁两个人其实也都听到了一些边边角角,只要店里的客人们提一提什么曹家和朱家,哪怕是不具体到曹钧和朱美珍的名字,他们也能知道是这两个人。
毕竟在这个镇上,能被称为曹家和朱家的人家也就只有他们两家了,其他姓曹的和姓朱的根本就做不起来那么大的生意,自然也就没人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