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抓住这个契机,在国金证券的帮助下,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与原来的第二、第三大股东达成了股份转让协议,耗资六个亿,一举成为该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这下整个苏州城都轰动了,人们怀着重组预期,纷纷追买这家公司的股票。那段时间,公司的股价天天涨停,短时间内就翻了三番,而买不到股票的人就争先恐后的把钱投到罗燕的公司来。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大家都在谈论着这个叫罗燕的漂亮女人,谈论着即将到来的资产重组,预测着罗燕下一张准备要出的牌。
大家都知道,现在有钱就好办事。罗燕手握巨额现金,只要收购当下热门行业中的任何一家公司,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虚拟现实这些概念统统都行。只要把买来的公司注入到这家苏州本地公司,那一复牌,公司股价就会嗖嗖的往上涨。
新来的客户实在是太多了,把罗燕公司的凳子都坐坏了几十张,大家都争着把钱投给罗燕,投给自己心中的股神。
最早投资罗燕公司的那批七大姨八大婶们更是风光无限,大家都夸她们的眼光好。报纸电视上都说了,这年头,要实现资产增值,关键是投对公司,投对领头人啊。
除了络绎不绝的客户,许多上市公司也纷纷派出高管,前来与罗燕面谈,请求罗燕注资他们公司,大家共同发展,实现共赢。这一阵子,罗燕他们混得风生水起啊。
亚君虽然拒绝了少达的求婚,但相互间的好感却与日俱增。少达锲而不舍,仍然苦苦追求着心中的女神。
这天,亚君、少达和阿华坐在董事长办公室里,正在研究公司上市的事情。少达说:“我们公司的规模还是太小,要迅速做大产值,越过上市的门槛线。”
亚君叹了一口气:“唉,做大产值谈何容易啊,提高产量倒是很方便,但是这些产品卖给谁啊,市场哪有这么大的容量啊。”
阿华一直若有所思,这时突然发问:“那恺撒鞋业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产量呢,他们那些产品都卖给了谁呢?。”
亚君说:“他们除了内销这一块,外销占着很大的份额呢。外商们订货的量,大的惊人,都是按集装箱来的。有一次,我就亲眼目睹一个非洲尼日利亚的客商在恺撒鞋业公司订货,人家一下子就订走了十个集装箱的货呢。”
少达接口道:“做企业就是要面向全世界,既然外销的量有这么大,那我们为什么不转型做外销呢?”
亚军说:“我们也想做啊,但是外国客商对企业的规模要求很高,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光是厂房这一项就不行,他们要独门独院工业区的那种标准厂房。”
“外商的要求近乎苛刻,连职工宿舍、食堂、厕所都要达到国际标准。他们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他们认为,职工的生活水平达到标准了,产品质量才会达到标准。”
亚君又说:“做外销,对资金的需求也很大,所有的合同都是货到付款型的,集装箱在路上要走好几个月呢。外商有时也会赖账,揪住产品上的一点小瑕疵大做文章,给你两条路来选,一是要求退货,二是要求赔款,很难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