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慧如彦钰娇,脑子十分灵活,点子也不落俗套。
“我有个构想,也许能奏效。”
“愿闻其详。”张世亮和林斌异口同声地回应。
彦钰娇整理了下思路后说:“上回林队长去镇上找我时说了调查的进展和遇到的难题。毕竟眼下唯一的线索就是三轮车上的那段刮漆,按理说,案子没啥进展,我也该泄了气的。可我一想到我爸确实出了事受了伤,我又不愿意让那些始作俑者逍遥法外。后来我就一直在思索怎么做才能让躲在黑暗中的人浮出水面。”
“然后你就让新乡日报的记者利用你的专访发了那篇报道。”
林斌打断了彦钰娇的话,而他身为林晔兄长,对报社的动静自是了如指掌的。
“你认为倘若真有人是刻意针对你,那肯定日常非常关注你的动态,而且此人制造车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爸受伤,那你就反其道而行,用报纸把你爸的伤势描述得微乎其微,以便让肇事者发觉自己计划落空,从而卷土再来。”
“我的确是这么打算的。”彦钰娇未予否认,“当然了,我设想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车祸的发生是人为的基础上的。所以,第一,我觉得李莎这一次突然跑到联合中学应聘老师,极有可能是看到了那篇报道,她不服气,就想靠近我,再找机会下手。第二,假使李莎真就是凶手,那她今天坐的那辆车,便有可能是肇事车辆,我便想向林警官提供这一线索,便于你们顺藤摸瓜。”
从眼前两个人的对话中,张世亮才顿然了解到了彦钰娇为了查清事实所做的努力,而他更对她尚未说出的新构想特别感兴趣:“玉娇,那你对接下来的调查有啥好构想?”
“继续借用媒体的力量。”彦钰娇简洁说出了想法,随后就直视着两位警官,等待他们的评价。
“同一个方法使用两次,会不会适得其反?”林斌对彦钰娇的新点子并不十分支持,“上回的那篇人物专访,我们并不清楚是否真奏效了。即便假设它起到了作用,可你再发一回报道,有没有可能打草惊蛇?”
张世亮和林斌的意见恰好相反,他是彦钰娇的铁杆拥护者:“林斌,你别急着否定玉娇的话,她还没说借用媒体的力量,是怎么个借用法呢!”
“那行,颜老板,你说说怎么操作?”林斌按捺住了性子,竖着耳朵倾听彦钰娇的计策。
“对于某些事情而言,同样的方法也许不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可咱们这回面对的案子,面对的对象,有它的特点,所以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彦钰娇一脸的认真,“况且这次的报道,得由你们警方来出。内容就是你们针对某年某月某日在某个地段发生的车祸,已经查出了车祸非意外,乃人为,而且锁定肇事车辆是一辆从省城来的黑色桑塔纳,本次登报的目的就是为了广泛调动群众的力量,让他们看到线索就积极举报。”
林斌没料到是这么个登报法,在听完所有内容的一刹那,他是瞠目结舌的:
颜老板,你这思维很跳跃啊,提出的意见也很有挑战性!
触及林斌的诧异,彦钰娇嫣然一笑,自嘲了一把:“我的脑回路确实清奇,让两个警官见笑了!”
“虽然玉娇的点子,咱们没用过,但不代表不能一试。”张世亮坚决支持着彦钰娇,并旁敲侧击式的暗示着林警官,“林斌,或许这个办法真的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