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花将三名记者带到了二手店里。
无论是对好友的到来,还是记者的出现,抑或是四个人结伴而至,彦钰娇都是很惊讶的:
你们咋一块来了?
“说起来真好笑。”李春花大咧咧的往凳子上一坐,说起了和记者们相遇的趣闻,“这三个能人,想去你家找你,人就堂而皇之的站在你家门口,却不知道你家在哪。结果路上遇见我了,问路时我告诉他们你家就在他们身后。”
“在这一点上,咱仨确实是闹了笑话。”刘德明羞得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好在是碰到这位女同志了,要不然……罢了,这种糗事不值当被拿来议论,咱还是翻个篇吧!”
彦钰娇和善的帮忙转移掉了话题:“刘记者,你们采访结束了?”
“既然是想给你做个人物专访,哪有那么容易结束。”刘德明一五一十地说,“今天已经很晚了,我们几个呢,先收工,回头把巡回电影点的素材整理下,弄篇稿子出来。至于你专访这块,咱再构思。”
闻讯,李春花兴致满满:“呀,这么说,赶明儿不就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有关咱村电影点的报道了。”
“是的,到时你们定要买报纸来看。”刘德明和颜悦色地应着话,尔后便领着同伴们道了别。
等记者们走远后,李春花忽然像泄了一口气一样消沉了下去。
“唉,你倒好了,有媒体愿意采访你,就算高考有了变数,你也能风风光光的,不受影响。可我呢,为了高考,虽说保留着工作,可却不拿一分薪水,要是再考不上,真是白费了心思。”
彦钰娇听出了意外之音,立马关切道:“你这是咋了?唉声叹气的,高考有啥变数了?”
“举凡是高考的事,学校是最早能收到消息的,你最近不去学校自然是不知情。”李春花带着赌气加委屈的情绪说,“高考不仅仅考语数政了,刚来的变革。”
彦钰娇顺着话势问:“那改成考啥了?”
“语数英政史地物化。”李春花气愤地说,“起码多了五门功课呢!”
与李春花的激动截然不同的是,彦钰娇的反应明显平淡了很多:
未来的高考不就考这些门类吗,敢情高考模式的首次变化,是从这个年代这个阶段开始的呀!
一叶一扁舟,这世上的东西不都是常变才能常新,何况高考在零八年的时候,还改成了小高考模式呢!
但凡是改革,不都能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嘛,这没啥可稀奇的!
再者说了,眼下的变革,和后世一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咱终归是来自于未来世界的,基础在、底子在,再大的改变,咱都顶得住!
李春花将好友的淡然尽收眼底,她奇怪得很:“你是不是没听我说话,咋一点反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