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安乐的教育上,姚锦诗一度十分用心,她在不束缚安乐的个性的前提下,为她安排了各种学习任务,其中包括她自制的各种绘本,拼音的学习,还有传统的琴棋书画等等方面。
因为姚锦诗多年来一直有坚持锻炼的习惯,安乐从小还跟着她联系瑜伽。
不过这些全都是启蒙,姚锦诗从来没有强迫过安乐一定要学习什么,要学到什么程度等等。
安乐有完全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学习,若是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感兴趣了,在说明自己为什么不感兴趣后,也可以选择放弃学习。
不过姚锦诗算是个很好的鼓励者,她总是能在恰当的时机对安乐的学习成果或者表示赞赏,或者是提出质疑,或者陪她一同学习等等,这些小事总是能激励安乐对自己学习的东西抱有更大的兴趣。
慢慢的,安乐学习的东西多了,又是个活泼的性子,便传出了才女的名声。
姚锦诗从来没有姑娘家应该养在后宅的想法,在安乐懂事后,她会带着她出去参加宴会,带着她出城去玩,带着她一起去看怎么酿酒,甚至去巡查生意也带着她,若是遇上什么问题了,也会耐心的讲给她听。
故而年纪轻轻的安乐慢慢就展现出跟一般的小孩子不太一样的性格,比如更加能说会道,更加精明善于与人交易,比常人的思维更加开阔,在这一点上许多大人尚不及她。
当然了,在安乐的成长中,贺原齐也并非是放任不管的。
虽说他平日里公务繁忙,但是每天都会抽时间跟安乐相处一个时辰,即便是回来的太晚了,也会去给安乐讲睡前故事。
偶尔皇宫中有宴会,贺原齐也会带着安乐去参加,对待她比一些人家养继承家业的嫡子都要用心不少。
也因为姚锦诗与贺原齐成亲后许久都没有再生第二胎,便有人拿这个说事儿,攻击姚锦诗的人不少,还有些用心险恶的人会当着安乐的面劝说贺原齐纳妾,说什么女子不能继承家业云云。
遇到这种事情,贺原齐一般都是直接怼回去,毫不留情。
安乐也会歪着小脑袋一脸同情的道,“真是可惜,你的娘亲听到你说这样的话一定会很难过吧!”
每次被她这样反驳,大部分人都会羞红脸。
当然也有人拿传统说话,“女子向来如此,我娘通情达理,自然明白我说的是真的。”
被人反驳了安乐也不会生气,只会露出更加同情的目光,小大人一般摇头晃脑的道,“那你们真是可太可悲了,娘亲不能教会儿子正确的观念,儿子借着祖宗传统肆意折辱娘亲,我不愿与你这样的人说话,免得伤了我娘亲的心。”
说完后,小脸一转,再不理会与她搭话的人。
被一个小姑娘说教了一通,即便是脸皮再厚的人,面上也是挂不住的,又不能与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娃计较,最后只能甩袖离开。
有了贺原齐和安乐在外头为姚锦诗说话,不管能不能改变旁人的想法,起码满京城的人都知道最得圣上重用的贺大人家里只有一个结发妻子,夫妻二人感情甚笃,夫妻二人成亲多年却只育有一女,贺大人不仅没有纳妾,甚至还将独女视为掌上明珠,去哪儿都带着,养的这贺家嫡小姐比旁人家的儿子还要厉害。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说法,背地里羡慕姚锦诗不仅夫妻恩爱,女儿也与她一条心的妇人不知有多少。
常常有家中女儿不顺从自己心意的,便拿贺家女儿说事,说贺家姑娘在外头是如何维护母亲云云。
而被羡慕的还不止姚锦诗,京城中多的是羡慕贺明心的,身为女儿身却能得爹爹那般宠爱重视,还有一个富可敌国的母亲。还有曾祖父和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等人宠着,想要什么都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