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瑜回到贺家的时候,就看到贺老太太正在花房里摆弄一盆绿植,抬头看到他,就放下手头的剪刀,笑眯眯地走了过来,“你今儿怎么有时间回来了?”
贺瑜走过去,扶了一把老太太,“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您了,就回来看您来了。”
贺老太太笑了笑说:“你们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工作忙压力大,可是啊再忙也不能忘记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好,挣再多的钱也没用。”
“奶奶,我知道的,我会多注意休息的。”
贺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又想到了什么,问他:“你和小寻最近怎么样?什么时候把她带回来给奶奶瞧瞧?”
“奶奶,我们两个人很好,就是阿寻的工作比我还忙,不过您放心过了这段时间,我肯定带她回来看您。”
“好,一会儿我让厨房做几个菜,你走的时候记得给小寻带回去。”
贺瑜嗯了一声,拿起桌子上的茶杯,捏在手心里,慢慢地转着。
“瑜儿,你打算什么时候和小寻领结婚证呢?”
贺瑜闻言淡淡地笑了,“奶奶,很快的。”
贺老太太温和地一笑,说:“前两天,你妈妈去看了沈莹,听你妈妈的意思也意识到了她做错了,她心里也很愧疚,只是她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不好说出来罢了,你就不要太和她计较了,人总是要学会往前看的。”
贺瑜慢慢抿紧唇,将手中的茶杯搁了回去。
祖孙二人又说了会家常,贺瑜才慢悠悠地上楼,二楼的书房门禁闭着。
推门进去,就看到一向正装加身的贺正国,穿着一身灰色的休闲服站在书桌前,面前是一大摞宣纸,正在悠闲地研墨。
见到贺瑜进来,头也没抬,手上研墨的动作没停。
贺瑜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您今天怎么有时间待在家里,这么有闲情雅致?”
贺正国看他一眼,淡淡地说:“你不也是挺悠闲的吗?怎么有时间回来看我了?”
“我刚参加完黄有志的追悼会回来。”
闻言,贺正国研墨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着贺瑜,一双精明透顶的眼睛火眼金睛似的把贺瑜从头到脚扫描了个遍。
“说吧,你回来到底有什么事?”
贺瑜问他:“您怎么没有去参加黄有志的追悼会?”
贺正国反问道:“难道林德或者说老薛、老胡去了?”
贺瑜恭恭敬敬地说:“这倒没有,不过我只是奇怪从前即便不是您的朋友,出于礼节您也会去的,只是不知道这次怎么就事出反常了。”
贺正国长呼出了一口气,坐回到椅子上。
“听说您和黄有志从前就认识?怎么从来没听您提起过这件事?”
贺正国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心思细腻,脑袋聪颖,有什么事情根本就不能瞒不过他。
而且,事情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就算是贺正国想瞒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了。
于是,贺正国打算和盘托出,“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也就不打算瞒你了。”
“我确实和黄有志曾经是战友,当年我、老薛、老胡、林德,还有黄有志都是同一批参军的,那个时候我们也就是一批只知道挥头颅洒热血的毛头小子,一门心思地就想着怎么挣军章,怎么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黄有志是我们几个里面家庭条件不太好的那一个,在他们那个地方,家里有一个当兵入伍的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他身上担负着更多我们无所想象和感受得到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努力,教官们也十分得看好他。”
“那后来呢,为什么黄有志会和你们的关系变成了今天这个地步了呢?”
“要是事情能一直这么顺利的发展下去,这就不能叫做人生了,有一次我们出任务,本来我们已经全部撤离出来了,结果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就在这所岌岌可危随时都要被熊熊大火吞噬的大楼里,还有一个小女孩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家还没有能够救出来。”
“当时负责指挥的领导也有些犹豫,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无论是谁进去,一定会不可避免的有人员的伤亡,黄有志就是在这个时候冲了出去,不顾上级的阻拦,义无反顾地冲进了火海。”
“事情的结果其实人们也猜到了,黄有志在找到那个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家的一根房梁正好砸住了黄有志的胳膊,而且因为他整个人是护着小女孩的姿势,他的背部整个被烧伤了。小女孩被成功地救了出来,可是黄有志就不是这么幸运了。”
“事后,小女孩的家长找到黄有志给他送了一面锦旗,并且再三感谢他,上级领导也很重视这件事情,派了领导去医院看望他,当年的那场火灾还上了报纸,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的,黄有志一度成了那一年的救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