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嬷嬷笑了笑,跌跌撞撞的总算做到了桌子里侧的软垫上,招了招手,嘟囔的对谢绾喊道:“丫头,坐过来。”
不知道为什么,谢绾的心里有些不安,知道谢嬷嬷有话对她说,却不知道他即将要说的话将改变她自己一生的命运。
谢嬷嬷说:“丫头啊,这人呐,就好比是水中浮萍,没有谁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在你还没有能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你只能顺着命运的安排走下去。”
谢绾有些困惑,“爷爷,那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后来谢绾想,她这个问题本身问得便都是问题,谢嬷嬷何尝想一个人孤单的在岛上?像谢嬷嬷这样的人尚且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又何况是她自己?
午时过后,平日里小酌几杯后便要小憩一番的谢嬷嬷一时间变得很是精神,说是有位故人来看他,让谢绾同她一起去码头相迎。
谢嬷嬷牵着谢绾的手站在码头一旁,不甚起眼的角落,目光一直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紧张,他淡然说道:“好孩子,你跟着嬷嬷这么久,嬷嬷一直希望你能开开心心的过完这一生,你自幼心思缜密,又太重情,有何错只往自己身上揽,怕只怕你前路坎坷,切记,不可将情之一字看的太重,亦不可为了情而伤了自己。”
那时的谢绾确实太小,只知道谢嬷嬷说的话都是对的,却没有深究其中含义,等到后来,也不会几近让自己陷入濒临绝望的地步。
“她来了!”谢嬷嬷莞尔一笑,目光锁定薄雾中的窈窕身影,谢绾顺着谢嬷嬷的目光看过去,那身影一步步的走出薄雾。
等到很久很久以后啊,谢绾也没有忘了初见月九九的这一天,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她执着一把伞面上提着红杜鹃的白伞缓缓从码头向她和嬷嬷走来。
一袭红衣锦绣,墨色的长发笔直的贴在身后,衬着本就白皙的肌肤如雪般通透,秀眉凤目,宛若骄阳般,几近璀璨了晦暗的天空,这是谢绾十年来见过最美的女子。
女子收了伞,迈了一步走进我同谢嬷嬷站立的回廊,清浅的笑着,对着谢嬷嬷弯了弯腰,说道:“云湖楼月九九,拜见谢嬷嬷。”
谢嬷嬷呵呵笑了笑,空着的一只手摆了摆,心情颇好的向月九九询问道:“孩子,你在云湖楼可好?”
月九九莞尔一笑,点了点头,对谢嬷嬷的态度很是恭敬,“八年前孤山一别,蒙谢嬷嬷托付,这才能跟着师傅前往云湖楼学艺,谢嬷嬷的再造之恩,九九一直铭记于心。”
原来月九九同谢嬷嬷八年前便相识了,难怪这么小的年纪便能被谢嬷嬷称之为故人。只是,八年未见的故人来长歌,又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