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王公公又走了出来,请他进去。
大殿内,烛火通明,香烟袅袅升起,将整个宫殿熏得香喷喷的,令人心旷神怡,如坐云端。殿下三五个太监、宫女正恭敬地守护着,一个个面色微沉,规规矩矩的低着头。
皇帝杨佑正坐在龙椅上揉着太阳穴,听到外面有动静,便抬起眸来,
“平身吧,有什么要紧的事,不能等到明日非要大晚上的入宫来?”
杨展上前一步,双手紧紧贴着大腿,弓着身子一副恭谨的样子,低声回道,
“儿臣听到一些传闻,觉着有必要奏明父皇,不曾想父皇正在处理朝廷大事,是儿臣唐突了。”
皇帝见他这么懂事,不禁笑道,
“展儿啊,看来这些日子你跟着国师习政大有长进啊。有什么话说吧,朕听着。”说着拿起一本奏章来看了看,在上面写上朱批。
杨展犹犹豫豫,欲言又止,吞吞吐吐老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一阵凉风吹进大殿,扬起软帘。
皇帝慵懒抬眸,放下手中的笔,严肃道,
“如何吞吞吐吐的,朕刚夸你一句,怎么突然又成了这个样子,真是不禁夸!”
“儿臣也只是听闻,唯恐父皇说儿臣道听途说,所以儿臣这才不知道当不当讲。然而要是儿臣知道了这事,像皇弟一样隐而不报又是对父皇的不忠不孝,儿臣也是左右为难。”
王公公把眼往他身上一瞅,竖起耳朵听着他能够说出什么如此勉为其难的话来。
皇帝说道,
“有什么话便说。”
杨展急忙跪了下来,趴在地上说着,
“儿臣禀父皇,这段时间儿臣听到一些传闻,事关国师。有人说国师是西岐君妃之子,也就是西岐皇帝的二皇子,有西岐商人经常出入秦王府,也不知道在聊什么。直到儿臣在今日知道皇弟在过堂之时严刑逼供陆云,儿臣才有所怀疑。”
西岐二皇子,君无殇?
皇帝在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大为震惊,忽的一下站起身来,一脸的忧虑。
君无殇这些年来有功于楚国,对皇帝更是尽心尽力战战兢兢,一直以来皇帝对之推心置腹,引为知己。君无殇在楚国能够有这么大的名声,一大原因便是因为皇帝对他的信赖和宠爱。
王公公伸出手去想要搀扶皇帝,却被皇帝一把推开了。
“你的意思是说,连朕信任的国师,也是西岐国人,而且还是西岐皇子?”皇帝下了台阶,来到他的跟前,命他站起身来,“这话是何人与你说的,又是何人要挑拨朕与国师的关系!”
杨展诚惶诚恐,低着头回道,
“儿臣也是说什么也不相信,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巧的事。可是父皇您想想,皇弟为何一过堂就要重责陆云,还有前几次国师府有贼人入侵,这些事儿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一步步推敲,这才发现了隐藏在背后的惊天秘密。”
何止是惊天,要是公布出去可是要天塌地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