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坐了下来,放眼望去看着满园秋色,特别是那一座座接连的假山,维俏维妙,其下还有一条小河流潺潺流水,几只小鸟停靠在假山上或栖息在树上,伴随着从假山上流下来的潺潺流水声,合奏一曲“高歌”。
“美啊,还是国师这里美不胜收啊,倒叫咱家有些流连忘返了。”王公公感叹道,“国师的这个小女儿,可真是乖巧懂事啊,小小年纪就知道如此礼仪,将来可是贵不可言啊。”
君无殇陪笑道,“承蒙王公公夸奖,小女年纪尚幼,又是贪玩的年龄,能有什么贵不可言的。王公公今日前来,不会是单单来看看美景吧?”
若是说美景,皇宫里的美色更胜一筹。
堂堂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能有如此闲情雅致来跟君无殇一块看美景?
王公公满脸堆笑,“咱家心里头那点小九九,怎能逃过国师的法眼嘞。实不相瞒,陛下现在正在为关于秦王殿下就蕃或是继续镇守边镇一事烦心。陛下也想着要与国师商议商议,怎奈国师还在与新婚妻子你侬我侬,分不开。今天咱家来纯粹是个人要来的,并不代表陛下,国师若是有什么好的意见或是看法,咱家也想听听。”
讨要主意,都讨到国师府来了。
皇帝在朝会上一次又一次的反驳了文武百官,也是未曾想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毕竟这件事不仅仅是关系到秦王,还暗中牵扯太子。
大楚自建国以来,凡是封王的皇子无一例外都会就蕃,像秦王杨创这么滞留京都的事,还是第一次发生。在杨展的极力挑唆之下,文武百官分为了两派,当然支持秦王就蕃的占了多数,可皇帝就是没有拍板。
君无殇将茶推到了他的面前,“公公请喝茶,这不过是皇上的家事,皇上的旨意如何,做臣子的应该无条件遵从,公公过分的在这件事上费心了。”
王公公一听他这么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国师当真是这样想的?”
“这皇子封王就蕃屡见不鲜,当然这皇上顾念亲情,想让皇子留在京都也不是没有的。”君无殇抿了一口茶,想起了陆灵的话,便如数的转述王公公。
王公公忙笑道,“国师还是第一个发出这样不同见解的人,难怪陛下经常说,国师是咱们大楚国第一智囊。”
这件事的处理方法,哪里是他想到的。
陆灵在杨展亲自登门造访的时候,便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本史书,照旧的搬来给君无殇用,没想到还能得到皇帝身边人的赞同。要是皇帝知道这事儿,是陆灵想出来的,肯定是要刮目相看。
白昼漫长,却抵挡不过昼夜更替。
傍晚时分,王公公火急火燎的赶回了皇宫。
宫中已然掌灯,将整条通往坤明殿的大道犹如白昼一般。两旁虎背熊腰的侍卫,不偏不倚的站着,眼神直视一个地方,不敢有所偏移。
皇帝正在坤明殿批阅奏章,一听到王公公急促的脚步声,便慢悠悠的放下手中的笔,问道,“可见到国师了,国师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