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洲规矩向来就是这样,公子和小姐何故于此,刚才苦心营造的形象,崩了啊!!
这便是两人认知上的误差。
之前在垄玉洲时,没有遇见过类似的情形,那是因为那里的黄沙门,是以经商为主,为了促进各州之间的交流往来,便不会在这上面加以限制。
而在丹洲,各方面都已经成鼎盛之势,掌权者更看重的,就是稳定,最好各城的修士,都谨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也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争端。
当然,那些志存高远,又不差这点资源的修士们,肯定不在此列。
弄清楚其中缘由之后,言宁与岳灵儿,一副自认倒霉的样子,也没了再继续逛下去的心思,便决定先行找个地方修整一番,再商议接下来的具体行程。
....
丹洲三十六城,纵横交错,相互贯通。
越是靠近‘丹鼎城’,也就越是人口稠密,更加显得繁荣。
虽然‘丹墨城’与‘丹灵城’相距不远,但也明显的在这点上,体现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
半个月后,当岳灵儿斗丹夺魁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到了城中,还在喜不自胜的岳大丹师,却没有得到她想象中众人簇拥,争相上门结交的热闹场景。
三三两两的拜帖,与之前动辄成摞的场景相比较起来,实在是大相径庭!
几个本地势力,只是派人上门寒暄了一番,打过照面之后,也仅仅算是来混个脸熟,没有丝毫想要进一步拉拢的样子,弄得岳灵儿患得患失的,都有些自我怀疑了。
若不是还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时不时上门讨教切磋了一番,各得其乐,宾客尽欢,她几乎都要以为这城中的修炼风气,是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言宁看得好笑,大致一揣摩,便将这其中的缘故猜了出来。
漫说岳灵儿现下,还不是大师境界,就算已然成为炼丹大师,在丹洲这种地方,越是距离中心,就越不显得稀奇,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常见。
这就好比筑基修士和金丹修士之间的差别,虽然能跨过这一步的修士,那是少之又少,但其日益累积的总体数量,却不在少数。
加上灵儿顶着岳家这么大一个名头,丹灵城中又闹了那么一出,想来大家也都看清了这其中的形势,她是确有资格,无意各种招揽。
于是乎,有点势力的,不想白费精力;渴求人才的,又不敢开罪与岳家,这就免去了很大一部分人,想要上门的欲望。余下的那一小撮,也许是单纯的技艺交流切磋,也许是另有目的,但大师门槛之下,都不会贸然登门前来,这就又筛去了不少人,也仅剩下这几个寥寥的登门访客。
合情合理,不足为奇!
岳大丹师很是失落,丹墨城人有眼无珠,让她万丈星光骤然暗淡,变成星火点点,有日渐泯灭之势....
顿时,对这城中印象大坏,催促着言宁赶紧上路。
一路游山玩水,哪里有盛名景致,便兴冲冲的往哪里凑,着实将这沿途气态各异的美妙风光,逐一领略了个够,眼福大饱,乐在其中。
与其说是在游历,还不如说是游玩来得贴切。
似乎是想要把足迹,都印刻在各种仙意盎然的美景当中,所过之处,两人大有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的悠然姿态,不紧不慢的,怎么看,都像是一副醉心红尘中,不问修行事的神仙眷侣!
浓情蜜意时刻胶着,欢声笑语从未停歇,加上身后三个炼气小厮听候在侧,俨然忘记了时间流逝一般。
半月一地,两月一城。
途中,偶尔会遇见同道中人,兴致大起时,还会交流攀谈一番,或就地开炉一展身手,或你来我往相互探讨,一阵切磋之下,看着均像是大有所获,相见恨晚的样子。
便是有久负盛名的前辈高人,岳灵儿也会主动放低姿态,打着后学末进的名义,上门讨教丹道,以求精湛技艺。靠着讨喜的口才与性格,再加之自身本就不俗的炼丹造诣,岳大丹师虽然‘斗丹魁首’的名头不再那么响亮,但在炼丹师的圈子里面,倒是获得了同道和前辈们的一致认可,名头也逐渐传播开来。
至少,在岳灵儿逢人便大誓赞叹,某某前辈虚怀若谷,无私高义的前提下,她自己也因此,得了个“这丫头不错,日后会大有成就!”,如同此类还算不俗的评价。
年许的时间,路途才走了一大半,‘丹鼎城’仍遥遥在望。
两人似乎已然沉浸在这份难得的恬静中,怡然自得,浑然忘了最终目的一般。
前辈们交口称赞,二人行事得体,也不会主动与人结怨,触及到别人的利益。自从半年前,几个筑基修士找上门来,被言宁轻松收拾,拿去交了诏令之后,便也没有再遇见什么糟心事。
这段日子,着实是过得逍遥自在。
而与两人相关的消息,却要走得比他们行程,快上许多。
并非全然就没了忧患,而是与之相关的人和事,都在‘丹鼎城’中等着他俩,翘首以盼。
似乎全然不将这些放在心上的二人,也像是在刻意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时光。
前路如何,犹未可知,起码当下,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