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亲自过问,自宫中派来的一名教习嬷嬷,正在吟儿的闺房里,一丝不苟的为她开脸,梳头。
另一名教习嬷嬷,正和薛夫人一起,整理着凤冠霞被上的宝石珠翠。
闺房的卧榻上,层层叠叠码放着几十套大红喜被。
花厅里,院子里,全都是两府为吟儿精心准备的嫁妆,大大小小的金丝檀木箱笼,整齐有序的排列着,几乎占满了整座院子。
相府嫁女的大手笔和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苍云国的习俗,将亲迎的时辰,定在辰时正点。
此时太阳刚刚升上顶空,预示着新婚夫妇,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表达了夫家对新媳妇的满意程度,迫切希望早早的,便将新娘迎娶回府。
吟儿着一件大红喜衣,端坐在一人高的铜镜前,全程都是脸带喜色的,任由宫廷嬷嬷们,为她打理妆容。
她身上的这套嫁衣,乃是梓麟亲自重新设计的,这是他自神界返回后,骤然得到的灵感。
真可谓匠心独运,精美绝伦,最重要的是,切合心上人的真实身份。
嫁衣的前襟上,绣着一只盈满五色丝线的五彩凤凰,正舒展着流线型的身姿引颈翱翔。
缀满宝石珍珠的凤冠上,金丝闪耀,光华曳动。众人观之,骤然生出眼花缭乱之感。
开过脸,梳好头,绾好钗鬟之后,一身盛装的扶荔和佩芷,各自擎一精致的铜盘,来到小姐面前。
扶荔手中的铜盘里,安放着一个,用精瓷烧成的大红色汤碗,正呼呼的散发着热腾腾的气息。
佩芷端来的铜盘里,端放着一只,同样用精瓷烧成的喜色酒盏,里面的盛放的是桃花醇成的女儿红。
吟儿出生之时,便埋藏于桃花树下的,迄今已经历了十七个年头。
经过岁月的沉淀发醇的桃花酿,散发着醇厚怡人的芳香。
想到用不了多大一会儿,女儿便要离开倚月阁,离开自己,离开家人,成为另一个家庭中的一员。
薛夫人万分不舍,但她深知,在喜日是万不可落泪的。
她只好噙着不舍的眼泪,看着那碗汤饼,用哽咽的声音,对女孩儿说道:“吟儿,这是用百合花汁制作的汤饼,按照习俗,你得尝上一口。”
吟儿接过纫兰双手呈上的金箸,挑起两根长长的,紧紧缠绕在一起的面条,浅浅地咬了一口,细细咀嚼了良久,才缓缓咽下。
薛夫人又亲手捧起那一盏女儿红,喂女儿饮下一小口。
房间的人们,全都面带喜色,异口同声的大声祝福起来:“祝小姐和姑爷,此生长长久久,幸福绵长。”
在祝福声中,辰时已到,这时候,庭院内准时响起了,一长串热烈欢快的爆竹声。
一阵欢快喜庆的鼓乐声之后,紧跟着,便传来了季柱大声的传报:“姑爷亲迎,尊驾已临!”
季柱的声音刚落,便响起一阵忽拉拉的跪拜声:“参见世子爷!世子爷新婚大吉!”
喜娘耐心的等着夫人,将怀中的新娘放开后,再将一方绣着龙凤呈祥的喜帕,盖在了女孩儿的头上。
婉鸾宁馨上前,一左一右的扶着吟儿,下了绣楼,然后郑重的将吟儿的双手,放在梓麟的大掌之中。
梓麟拉着女孩儿的手,缓缓的走向前院的花厅。
花厅里的上位,坐着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
左边的是薛相夫妇,右边是大舅夫妇。
当薛夫人跟在女儿的身后,来到花厅之外,马上回到薛相身边坐下。
担任宾相的杨季柱,在鼓乐声中,大声赞礼道:“新娘携姑爷,叩别高堂,行三拜九叩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