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临风读懂了姑娘对自己的情愫,眼看三个人渐渐长大,离婚娶之日已然不远,他认为此事必须尽快解决,拖的越久,便越是不利。
他找到了父亲,将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尽数告知。
秦守仁同儿子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也认为,安欣然更加适合给儿子当媳妇。
他向儿子保证,一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向安县令摊牌,退掉安大小姐,迎娶安二小姐。
在一个冬日的傍晚,秦守仁让妻子烧了一席好菜,取出一坛多年的陈酿,请安国良来府上把酒言欢。
秦守仁在席间,因为有事相求,极尽主人之热情之道,频频地对其劝酒,一杯一杯复一杯。
美酒佳肴当前,安县令心情甚好,自然也不相拒,主人家倒多少酒,便喝多少酒,豪爽之至。
没几个回合,安县令便有了醉意,秦守仁再接再厉,又接连劝了好几大盏,安县令便开始神智不清起来。
秦校长见时机以到,便提出了,他们秦家要退掉安大小姐,改娶安二小姐的意愿来。
安县令此时已然喝得晕晕乎乎的,大脑中还保留了仅有的一丝意思,他认为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是自己的女儿,嫁那一个都一样,只要两家能保持一辈子的友情便好。
便没做他想,大着舌头,满口答应了下来。
秦守仁怕日后生出什么事来,便令儿子拿来文房四宝,当场立了一纸婚约,安县令和秦守仁分别在婚约上,按上了指印。
这件事情,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事后,安县令将大女儿叫到书房,告知了她以与秦临风退婚,妹妹将与其成婚的事情。
安大小姐如何会相信,她以为父亲同她说着好玩的,直到父亲将那纸婚约,递给她手里,她仔细过目之后,才相信此事是真的。
这下子,安府可炸开了锅。
安大小姐在父亲的书房里,先是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然后,便动手将父亲书房里的书籍,书案上的用具等等,凡是可以供她砸的东西,全部被她砸到了地上。
然后,就跑到她母亲的院子里,哭诉了起来。
她向母亲表示,此生除了秦公子,她任何人都不嫁。假如父亲宁愿让安欣然嫁过去,也不让自己与秦公子相守一生的话,她便选择与安欣然同归于尽。谁也别想活着嫁进秦府。
那安刘氏一向将自己的一双儿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哪里看得下去,女儿如此的悲痛欲绝。
结果可想而知,安县令整天被这头母狮,追着骂着,便是上堂议事,这个女人也会出现搅他的局。到了最后,硬是闹到他,根本就不能正常处理公务的地步了。
安县令只得向大女儿陪小心,并向她承诺,一定为她寻个门第高,长相好,有才气,强过秦临风数倍的公子来配她。
无奈大女儿怎么也听不进去他的劝,大女儿是认了死理,除了秦公子她谁都不嫁!
她绝对不能输给,那个贱人所生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