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被告,不过是一位不到十二岁的小小少年。
少年看起来清秀而又乖巧,聪颖而又斯文,整个人给旁观者的印象,根本就是位听话而又懂事的孩子,怎么会是被告呢?
从这位小少年的容貌举止上,根本看不出一点点,他母亲所指证的戾气来。
因为他对母亲,当堂所举出的条条罪证,全部都供认不讳,不做丝毫的解释,亦没有半点的表示不服。
整个过程,都是那少妇在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陈诉着,少年犯下的数条忤逆不孝的罪状。
司徒郡守,在听完少妇声泪俱下的控述后,极其气愤地拿起惊堂木,用劲向案几上一拍,然后用严厉的眼光,怒视着跪在堂下的小少年:
“不孝子柳元,对其母柳潘氏的指控,可有辩词?”
那少年欠了下身子,然后低下头,小心的回答道:“回郡守大人的话,母亲所有的指证,均属事实,小子柳元无言可辩,愿意当堂认罪。”
司徒大人眼光里透出一丝婉惜:
“少年柳元,你可知本朝的律法,凡不孝者,但凡被府中长辈状告忤逆者,是要被当堂杖责至死的,你就不想向母亲认错,求得她的原谅吗?”
司徒郡守的话音还没有完全落地,就听见那妇人,用极其尖锐的嗓音喊叫起来:
“郡守大人不必起那恻隐之心!这个浑小子,早已伤透了民妇的心,纵是他今日千般哀求,民妇也绝计不会饶过他。还请郡守大人尽快施刑,以示严惩!以儆效尤!”
这时候,从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一片唏嘘声,这个美丽的少妇,好狠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