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日太后说过那些话以后,萧长淮对她的态度有些不对。
“恩。”萧长淮淡淡的应了一声。
海公公对着孟鸿光使了个眼色,见孟鸿光顶着苏青黛发呆,连忙过去一把将人拉开,“孟大人,陛下许是要休息了,我们还是先出去吧。苏姑娘,劳烦你一会儿给陛下看看。”
孟鸿光并未多想,跟着海公公出去,经过苏青黛身边的时候,忍不住多看了苏青黛几眼。
苏青黛只是与他笑笑,没有说话。
人很快走了个干净,御书房内只剩下苏青黛和萧长淮。
苏青黛将海公公放下的食盒提起,走到了书案前,将里面还冒着热气的雪莲羹拿了出来,“陛下,雪莲羹要趁热吃,凉了吃不好。”
“放下,朕有空了自然会吃。”萧长淮头都没有抬。
苏青黛扫了一眼,山西大旱四个字眼映入眼帘。
“陛下若是再继续这样下去,灾情没解决,陛下就先倒下了。”苏青黛看萧长淮没有要吃东西的意思,看他的气色,估计也好几天没怎么好好吃过饭了。
“山西大旱,西南水灾,苏青黛,如果你是朕的话,你要如何解决这些事情?”萧长淮难得抬头,看向了面前的苏青黛。
苏青黛认真的思索了片刻,“山西原本就偏干旱,每年都会有旱灾出现,但是每年朝廷除了发放灾银去赈灾,便没有别的措施。”
“奴婢虽然不懂朝政,但是却也知道长贫难顾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每年依旧会有同样的问题出现,陛下能够赈灾一年,难道还能够赈灾一辈子吗?”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想要解决山西的旱灾,谈何容易?”萧长淮沉吟了片刻,最终摇了摇头。
“其实,说难也不算难。山西地方干旱,其根本在于雨水太少,但是也并非毫无降水。为何不能在雨季水量丰富的时候,先进行蓄水,等到干旱无雨的时候,再用先前蓄下来的水,或者可以缓解一二。不至于颗粒无收,更不至于饿殍遍野。”苏青黛对此并无什么经验,不过胜在书看了不少,而且当年跟着苏院正走南走北的,去过不少的地方,也去过山西一带。
“蓄水?”萧长淮眼睛一亮,“你说的很有道理,蓄水。朕为何没有想过这个道理?除了蓄水,还可以引流,山西虽然干旱,但是附近不少地方却是雨水丰沛,完全可以从周边引水过去,如此一来,既可以解决了周边地区涝灾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山西旱灾的问题。苏青黛,你当真是朕的贵人!”
萧长淮满脸兴奋,甚至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山西的旱情得到缓解,以后再也不会出现旱灾的情况。
“堵不如疏,西南水灾也是差不多的道理。苏青黛,你想要什么?朕都可以赏你!”萧长淮实在是太高兴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为苏青黛的一句话,烦恼了他几日的难题,突然就迎刃而解了。
“奴婢什么都不要,奴婢只……”苏青黛刚想要提出要求,突然看到站起来的萧长淮脸色一变,毫无征兆的倒了下去。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