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师兄师姐们皆已过世,而掌门又不问门中俗务,仅仅是照顾好当年生还下来的山门中人,已是竭尽了他的全力,更别提重振山门一事,师兄师姐们若是知道他如此没用,会怎么责怪他呢?
“安元。”
毫无感情起伏的清冷声线,瞬间拉回了安元纷杂烦乱的思绪,他深吸一口气,朝上座之人拱手弯腰。
“安元在。”
“你根骨不佳,天赋薄弱,辛劳倍于人之二三,方可得人之成效一二,可当年我明知你资质如此,于修道一途上成就亦有限,为何还是同意带你回珈蓝?”
安元将身子躬得更低,仿佛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感谢座上女子的大恩大德。
“掌门自是叹我父早逝,哀我母重病,怜我年幼懵懂,才收留我入山门的。”
绵长的呼吸犹如喟叹,在笼罩殿内的长久安静中,安元有些慌张,难道事实并非如此?
“当时旱灾连年,饿殍遍地,如你这般无依无靠的稚童幼子随处可见,可我为何愿意违了十二大山门立下的规矩收下你。”
安元失语。
是的,当年正值旱魃出世,七月流火,无数良田皆被生生旱死,如他这样流离失所的孩童多似繁星,掌门也并未见一人就收一人,可为何对着他母亲的哀求,掌门便轻易开口应下了?